2023年農歷春節前,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正式召開,并發布了一系列保障糧油作物生產和提高單產的政策措施:持續擴種大豆油料,統籌安排農作物輪作,擴大適宜地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多油并舉擴面積增產量,2023年有望再擴種大豆油料1000萬畝以上。
同時,將抓緊啟動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加力推進技術裝備研發應用,更多采取系統集成的辦法,爭取高產高油大豆適用機械等短板技術能夠盡快取得突破,形成綜合解決方案,推動農業科研成果大面積落地見效。
本次會議特別強調,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三農工作、支撐保障全局大局的要求更高、任務更重。要協同推進產能提升和結構優化,堅持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穩面積、穩產量,擴大豆、擴油料,提單產、提自給率,加快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擴大短缺品種生產,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努力完成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建立健全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在過去的2022年里,國際農產品市場呈現跌宕起伏的態勢,特別是糧食價格經歷了“過山車”式的震蕩。然而,進入2023年1月,國內各項經濟指標已然全面提振,遠超同期數據水平,國內消費正在全面復蘇。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國際食品價格整體運行還處在高位。如果2023年不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全球糧食將迎來大豐收。
作為大豆的原產國,中國有著上千年的大豆種植歷史,《詩經》中“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記述即為證明。如今,作為重要的食品、油料、飼料基礎原材料,老百姓餐桌上的“剛需”,大豆種植生產和產業興旺對中國糧食與畜牧業安全有著重要意義,關系著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鞏固可靠。近年來,國家全面推進大豆產業振興,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補貼政策,讓農戶“好種地、種好地,打好糧,打好糧”。
特此,小編向廣大種植戶特別推薦一個最新審定的大豆品種:東創19。
這是一個適宜2250℃積溫的高產穩產品種,它抗病強,更高產,2022年秋季豐收經多地區測評“四粒莢”占比32.8%。
品種數據
產量高:平均畝產506.2斤/畝
四粒莢:32.8%
高蛋白:41.37%
中大粒:22.4g
高油脂:21.4%
22年高產達:8646斤/坰
特征特性
普通類型品種,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19天左右,需≥10°C活動積溫2250°C左右。該品種亞有限結英習性。株高80厘米左右,有分枝,白花,長葉,灰色茸毛,莢彎鐮形,成熟時呈褐色。種子圓形,種皮黃色,種臍淡褐色,有光澤,百粒重22克左右。
產量表現
2019~2020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2641.3公斤,較對照品種北豆40增產7.7%;2021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2821.4公斤,較對照品種北豆40增產7.9%。
2021年平均蛋白含量42.28%,脂肪含量21.4%。平均畝產497.26斤/畝,高產可達540斤/畝。2022年平均蛋白含量40.74%,脂肪含量21.5%,平均畝產506.2斤/畝,高產可達576.4斤/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