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是整個水稻生產的關鍵環節,秧苗的好壞直接關系農作物的收成。”27日,在陽新縣率洲管理區昌運農機專業合作社水稻機械化育秧基工廠里,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宮紅兵叮囑道。
工廠里,設備馬力全開,流水線高效運轉,工人們正忙碌著將消毒和浸泡的谷種進行催芽。催芽完成的秧苗則經過擺盤、鋪土、注水、置種、覆土等工序,快速制成一個個秧盤,隨后進行暗化處理,以提高種子的出苗率。“我們育的秧不僅能保障自用外,還能供應周邊農戶。”昌運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雷小明介紹,目前,工廠已經培育了2000畝稻田栽插,與傳統育秧方式相比,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節省了人工成本,秧苗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現在我們合作社實現了農作物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雷小明自豪地說。合作社建設了520平方米的庫棚,庫內劃分了農機停放區、維修保養區。合作社建設的烘干中心計劃配備3臺40噸/批次的烘干機,日處理量可達120噸/批次,能有效緩解陰雨天氣糧食收儲難題。
據了解,目前全縣擁有農機合作社67家,省級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1家、農機報廢中心2家、農機應急分隊3個,農機總動力達74萬千瓦。實現了拖拉機、播種機、植保機、收割機等田間全程作業裝備的無人化作業和信息采集一體化,讓農業生產更標準、智能、數字化發展,現代化農機的深度融入,讓陽新農業發展成果更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