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農機先行,對于廣大種植戶而言,農機無疑是春耕生產的“主力軍”。今年,農機“以舊換新”政策持續實施,汝城縣同步推出“累加補貼”政策支持老舊農機報廢更新,為春耕生產注入強勁動力。
在汝城縣土橋鎮永豐村水稻種植基地,種糧大戶李孝連正駕駛著新購置的插秧機進行著機插作業。他介紹道,相比之前的老設備,這臺新插秧機采用了新型變速箱,不僅速度比舊款快30%,插的秧也更加均勻整齊。李孝連去年抓住政府補貼機遇,報廢了一臺收割機和一臺插秧機,成功置換了一臺新插秧機。他表示:“這個政策真的很好,報廢更新時拿到了7萬余元的補貼。有了政策的補貼和國家的支持,今后對農業生產充滿了信心。”
農業機械作為重要生產工具,因作業強度大、零部件易磨損,其性能和質量直接影響糧食產量。農機“以舊換新”政策既有助于淘汰落后產能,又激發了農戶購機熱情。據測算,在汝城“以舊換新”購置高速插秧機可享受中央與縣級累加補貼最高4萬余元,補貼比例最高達57%。汝城縣農機事務中心副主任曹勝峰表示:“現在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時候,通過這些政策的實施,大大減輕了老百姓購買機具的資金壓力,為汝城的春耕生產提速增效。”
截至目前,汝城縣有水稻種植大戶300余人。自“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全縣累計報廢農業機械120余臺,“以舊換新”購置農業機械60余臺,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