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2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強和汽車工業整車二十強、零部件三十強企業信息線上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機械工業百強已成為中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的晴雨表、轉型發展的風向標。
近年來,我國機械企業在不斷成長,無論是規模、效益,還是科技創新、國際競爭力,都有了長足進步,與世界同類企業的差距不斷縮小,成長性和運營效率都有較好表現。機械百強中,有多家涉足農機領域的企業上榜:
國機集團:2011年成為我國機械工業(不含汽車)首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排在第434位,此后連續12年入圍,2022年排在第224位,比2021年提高60位。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成為第二家入圍世界500強的機械企業(不含汽車),2022年繼續入圍排在第452位。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業內首家A+H股上市公司, 作為科研院所轉制企業,中聯重科不斷推進改革,形成了科研支持產業、產業反哺科研的良性體制機制,成為國有科研院所改制的典范。 中聯重科被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等國家部委認定為全國首批國家創新型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工業產品生態設計試點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玉柴是中國產品型譜齊全、完整的內燃機制造基地,在廣西、廣東、江蘇、安徽、山東、湖北、四川、重慶、遼寧等地均有產業基地布局,公司年銷售規模近500億元,發動機銷量連續多年居行業前列。
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站在“十四五”新起點上,柳工緊緊抓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加強雙循環發展等戰略機遇,推進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堅定不移實施“全面國際化、全面智能化、全面解決方案”戰略,重點強化“工程機械”、“建筑機械”兩大核心產業板塊,發展壯大現代農業機械、智能裝備兩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朝著成為世界級的工業裝備與服務產業集團邁進。
云南云內動力集團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云內機械成了發動機再制造業務、農機業務和鑄件業務三大業務模塊,再制造發動機、發電機組、農業機械、曲軸四大產品系列,公司綜合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
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在工程機械、農業機械、鍛壓機械、園林機械及汽車零部件等領域,致力于打造中國南方最大機械制造生產基地的行業龍頭企業。其骨干企業包括:江蘇沃得機電集團有限公司、沃得精機(中國)有限公司、沃得重工(中國)有限公司、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沃得植保機械有限公司、江蘇沃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江蘇沃得丹棉紡織有限公司、江蘇沃得起重機有限公司等。
山東五征集團:現已形成汽車、農用車、農業裝備、環衛裝備、現代農業,以及延伸產業環衛工程、農業生態、物流科技等平臺型業務協調發展的多元化產業格局。再次榮登“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榜單。
安徽全柴集團有限公司:發動機產品廣泛應用于商用汽車、農業裝備、工程機械、發電機組等,產品通過了歐盟CE和美國EPA4認證。憑借良好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務,產品銷售和服務網絡覆蓋國內、東南亞、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多缸發動機累計銷量超過650萬臺。
江蘇常發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憑借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工藝設計生產出了諸多國內外高品質的農機產品,產品涵蓋柴油發動機、插秧機、拖拉機、履帶式收割機、輪式收割機、烘干機、發電機、農機具等。國內擁有多元化銷售網絡,國外市場更是布局遠大。10%的產品遠銷歐美、非洲、中東、東南亞等60 多個國家。
常州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公司組織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生產已有近60年歷史,主要產品累計產銷超過300萬臺,遍及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經銷商由2003年的327家擴大到目前的852家;外銷國家和地區由2003年的69個擴大到目前的135個。年出口創匯突破6000萬美元。
展望2023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羅俊杰認為宏觀層面和政策層面為2023年機械工業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行業信心。但同時要看到,機械工業穩增長基礎仍不穩固,經濟運行仍面臨多重壓力和挑戰。從需求側看,行業投資增長勢頭較弱,消費恢復態勢不強,出口增速回落不確定性加大;從供給側看,產業鏈供應鏈仍存在一些關鍵環節“卡脖子”的卡點堵點,增長新動能尚未形成廣泛帶動作用。此外,疫情的影響在較長一段時間還將存在,各種不確定短期變化和外部因素還可能會加重“三重壓力”、困擾行業的平穩運行。綜合分析認為,在國際市場不出現大幅下滑、國內疫情得到較好防控的情況下,初步預計2023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