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各地早稻紛紛開鐮收割。記者來到賓陽縣中華鎮育才村,只見成片的稻田里農用機械集體“起舞”,跳出了收割的“加速度”。
“不久前,我們召回赴貴州等地作業的農機隊,合作社里十幾套收割、烘干設備也檢修完畢,就是為了現在能在本地稻田里大顯身手。”賓陽縣聯豐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成功是一位“85后”的年輕人,非常看好當地古辣香米的發展前景。
在賓陽縣,端牢“中國飯碗”的使命感和真金白銀的收益,吸引了越來越多像鄭成功這樣的年輕人參與到糧食生產中。近年來,該縣堅決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持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為首要任務、第一責任,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抓好各項扶糧政策落實。圍繞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古辣香米構建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區前列,在縣域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糧食生產有了更多“科技范”
在古辣鎮大陸村,前來考察的外地參訪團走進古辣香米研究院,只見大屏上展示著“賓陽優質稻全產業鏈智能管理平臺”,全縣各鄉鎮早稻田間實時長勢情況一目了然。當地農業管理人員和農民還可通過平臺掌握從制種、育秧、種植到生產加工、銷售等全面的數據資源,以更好地指導產業發展。
“科技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參訪團邊看邊稱贊,在科技賦能之下,賓陽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現持續提升。
近年來,賓陽縣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共建古辣香米研究院,與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共建水稻研究工作站,打造產學研合作平臺,開展古辣香米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推廣優質水稻新品種;同步啟動建設優質稻全產業鏈智能管理平臺,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加速融合發展。“目前,我們以古辣香米為媒,通過‘育種研發+5G智慧種植+現代一體化加工+品牌營銷+生態農旅’的全產業鏈建設,探索引領式、差異化、效益型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模式,走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糧食產業現代化道路?!笨h長梁展凡介紹。
據不完全統計,該縣數十家農業企業為農民提供從種到收全流程服務,當地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9.48%;推廣實施“早稻秸稈粉碎+腐熟劑+尿素還田技術”,秸稈離田綜合利用率達60%,進一步提升水稻產業的生態價值;大力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綜合防控技術等新技術、新模式,促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等,有效保證糧食安全。2020年、2021年,賓陽縣先后獲評全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
發展產業鏈實現多方共贏
“我們選用優質香米來生產米餅、米粽、米粉、米酒等大米制品,預計年營業額可超4000萬元?!弊罱挥诠爬毕忝缀诵氖痉秴^內的糧食生產龍頭企業——鴻發米業公司正忙著建設新的生產線,公司負責人覃祥生告訴記者,生產線將用于發展稻米深精加工,生產一系列以大米為主要原料開發出來的食品,延長產業鏈。
去年,該企業與古辣鎮11個村委社區簽訂合作經營協議,投資建設健康食品加工項目,進一步整合香米資源。
隨著銷售、加工環節品牌化、市場化運作日趨成熟,古辣香米從“零敲碎打”走向“綜合統籌”,年產值超過11億元。通過大力發展香米全產業鏈,該縣已初步實現糧食安全與企業、農戶增收多方共贏。
2021年,該縣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12萬畝、糧食產量36.67萬噸,均超額完成既定任務。參與稻米產業鏈的企業和農民收入也“水漲船高”:30多家大米生產加工企業年總產值超過22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當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8%。
確保糧食關鍵時“調得出、用得上”
炎炎烈日下,位于古辣鎮義陳村的賓陽縣糧油儲備中心項目正在緊張施工?!澳壳?,項目一期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近期將完成初步驗收?!必撠燀椖拷ㄔO的廣西建工集團控股公司項目經理黃國利說。
據介紹,該項目是賓陽縣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承擔著存儲自治區、南寧市和賓陽縣儲備糧及市、縣級應急成品糧的重任。
“項目建成后,原糧總倉容將達到6.2萬噸,成品大米冷藏量達3300噸,可有效改善糧食存儲條件,緩解倉容緊張狀況,進一步確保糧食安全。”賓陽縣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阮善鋒表示。
為了強化糧食儲備保障,關鍵時“調得出、用得上”,賓陽縣還采取強有力措施,加強市場監督檢查,做到“誰儲糧、誰負責,誰壞糧、誰擔責”;加強糧食市場監測預警,為宏觀調控提供決策依據。通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做好糧源調度保障。
“當前,我們正在以創建國家首批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為契機,深入實施農業穩縣戰略,按照組織化、規?;?、產業化、現代化的要求,不斷延展‘大米+’全產業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辟e陽縣委書記施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