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機銷售主要面向歐洲市場,還將全程使用機器人生產秸稈粉碎還田機等大型設備。”“現在每天都在加班趕訂單,到5月份計劃生產5000臺播種機,比去年全年的產量還多出2000臺。”農機生產智能化,銷售實現“開門紅”,在這充滿朝氣與希望的春天,我州多家農機生產制造企業正信心滿懷地加大投入、保障生產。
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春市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的政治責任。吉林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統籌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
作為現代農業生產的重要一環,機械化作業早已深入尋常農家,農民也越來越追求使用高度智能化、便捷化的農用機械,省時省力更省心。
2月20日,記者走進延吉市、敦化市的部分農機生產制造企業采訪。一組組大型智能化設備加工著優質農機具,焊接、噴漆、組裝、調試……工人們在各個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現代化大農業貢獻著民營企業的力量。
加班趕制訂單 今年將再擴大規模
位于延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裝備制造產業園的吉林省吉沃斯農業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播種機的企業,在國內有70多個銷售網點。“從正月初八就開始加班加點趕訂單,訂單主要來自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全廠70多人,每天都得工作10個半小時。”車間主任侯杰說,從目前收到的訂單看,到今年5月份預計生產5000臺播種機。
這是一家延邊本土的老牌農機制造企業,從龍井市搬到延吉市后,不斷擴大生產規模。2024年入駐園區,9月份投入生產,今年計劃開啟三期建設。在2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里,各個工區的工人正埋頭忙碌趕進度。配件加工區里,200噸重的折彎機輕松折疊著大小不一的鋼板,記者隨手拿起一個剛折好的播種機安全防護罩,頓覺手感厚重、質量可靠。從焊接區到裝配區,再到成品區,一臺臺高度智能化的精密播種機就成型了。它們可以播種玉米、大豆、花生等多種農作物,機身上貼著“遼寧瓦房店”等買方的收貨地址。侯杰介紹:“一臺播種機有800多個零部件,其中80%以上由公司自主生產,應用了多項自主專利,目前最大的播種機可以一次播種8條壟。”據了解,今年銷量最好的一款是更新升級版,按照農戶的使用反饋加以改進,降低了化肥背箱的高度,更方便操作。
這里的每臺播種機都有智能監控系統,比如電控氣吸播種機,能準確監控到播種的面積、撒種子的粒數,以及株距、行距等信息,作業速度更是達到了每小時8公里—10公里。背牽兩用、氣吹式施肥、無懼丘陵山地……它們的“十八般武藝”彰顯著渾身的高科技。
主打歐洲市場 計劃引進機器人生產
走進敦化市愛斯特農業機械(吉林)有限公司,只見鏵子起壟、圓盤起壟、液壓調節肥箱等配置設備整齊劃一地排列在大院里,兩個1000多平方米的廠房里,車床、銑床、刨床不停地運轉著,20多名工人正在組裝秸稈粉碎還田機、液壓翻轉犁等大型機械設備。
“目前國家推廣農機一體化、全面實施智能化生產,我們公司今年向政府申請了智能化改造項目資金500萬元,用來引進更加智能化的生產設備,使用機器人機械手全程操作能大大節省人力物力。”該公司總經理范榮偉介紹:“今年開局很好,按照俄羅斯訂單的需求,將研發高速滅茬耙設備。現在正同巴西洽談,準備生產秸稈還田聯合整地機。我們經過前期充分的市場調研,今年計劃主打歐洲市場。”
據了解,該公司是集農機制造、銷售、售后服務、維修于一體的企業,成立于2017年,已獲得實用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版權專利3項,另外還有15項推廣鑒定證書、5項專項鑒定證書。主要產品有系列秸稈粉碎還田機、系列秸稈還田聯合整地機、系列液壓翻轉犁、液壓狼滾、系列條帶耕作整地機等。產品遠銷甘肅、陜西、河南、河北、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備受用戶的歡迎和好評。
該公司生產的秸稈粉碎全量還田機,采用水旱兩用、防纏草反纏軸設計,具有碎土能力強、耕作后地表平坦等特點,能夠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種機作業,可以為后期播種提供良好種床,能起到打破犁底層、恢復土壤耕層結構、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消滅部分雜草、減少病蟲害、平整地表以及提高農業機械化作業效率、保護黑土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