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宜城流水鎮卜家河村的一塊丘陵坡地上,2臺安裝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的200馬力的大型翻耕機正在來回穿梭,在寬大鋒利的鋼犁下,深褐色的土地宛如劈開的波浪,很輕松地把秸稈翻埋到30厘米以下的土層。
宜城市金龍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別兆清已經翻耕土地2天了,他說:“像這樣的丘陵地,坡度大,只有大型農用機械才能深耕,一天能耕40多畝田,而且每臺車安裝了北斗系統,能精確測量耕作面積,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和質量。”
正在春耕作業的這塊地有1000多畝,是宜城市金龍農機專業合作社今年開展的全程托管的訂單農業項目之一。由于合作社從去年開始新增加了20多臺大型農用機械,安裝了113套最先進的北斗導航系統,耕種質量又快又好,很受群眾歡迎。
看著耕好的地,宜城市流水鎮卜家河村村民陳祖國高興地說:“這塊地以前都是自己耕,今年天氣不好,地濕,我的小拖拉機耕不動。給合作社打個電話,他們就過來了,來了10多臺大機械,2天就耕完了,比我們自己耕得好。”
從2017年開始,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金龍農機專業合作社不斷加強農機技術創新,提升農機化服務體系,社員入社率從周邊村組擴展到周邊的縣市,社員收入年年增加。今年,入社人數達到63人,各種農業機械增加到113臺,合作社經營的土地面積擴大到2萬多畝,其中,為農戶托管土地6000多畝。
宜城市南營辦事處南洲村村民石太云已經入社5年了,他說:“我開頭是在打零工,從2019年正式加入合作社,現在收入翻了番,每年能掙個10多萬塊錢。”
宜城市共有農用機械2萬多臺套,其中大型農用機械11000臺套,農機綜合機械化水平90.5%,通過托管土地等農機社會化服務,不僅解決了農業“用工難”“用工貴”等問題,也幫群眾降低了種植成本,如今農業合作社和大型農機已成為種田主力。
宜城金龍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別兆清說:“2023年合作社年收入突破2000萬,下一步我們計劃打造從種到收全程托管的模式,并新增育秧、冷藏、烘干等項目,使我們合作社發展為智慧化、機械化新型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