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組織好“三秋”農機化生產,提高秋收、耕整、麥播質量,東營市農業農村局多措并舉,充分做好農機化生產各項準備工作。
一是落實作業機械。加快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鼓勵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購置新機,提高機械作業效率,確保機收減損工作落實到位,目前東營市擁有玉米收獲機4059臺。同時,合理調度全市大中型拖拉機、秸稈還田機、深松機以及各類配套農具,確保土地應耕盡耕,擴大深松面積,加快麥播進度。
二是推廣農機新技術。圍繞“三秋”生產,積極推廣綠色生態農機化新技術,示范推廣玉米籽粒收獲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及干燥機械化技術,加快普及小麥寬幅精量播種、精準施肥、鎮壓保墑等農機化技術,努力擴大秸稈青貯、打捆、包膜、深松深耕、水肥一體化、免耕播種、高效植保等節能環保農機化技術應用。
三是抓好秸稈利用。大力發展綠色高效的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建立秸稈還田與離田相結合,秸稈資源化與商品化并重,深耕、深松、免耕等農機農藝相融合的農業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體系,力爭玉米秸稈離還田率鞏固在100%、水稻秸稈離田率達到95%以上。
四是搞好組織保障。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組織近300名農機技術人員進村入戶,幫助農民檢修、調試、保養“三秋”作業機械,全市檢修各類農機具2.3萬臺套。“三秋”期間,生產進度實行專人調度,及時掌握農機作業動態情況,努力保障作業機械供需平衡。深入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和隱患排查,保障“三秋”農機作業安全。
五是做好防災預案。與氣象部門搞好溝通對接,加強氣象聯合預警,指導各縣區農業農村部門針對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結合具體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制定“三秋”生產應急預案。重點做好調查摸底,搞好生產動員,提高全市120臺糧食烘干機的利用率,推進糧食烘干處理技術的應用,減少糧食霉變損失,確保糧食顆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