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南通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苴鎮街道)如東蘇洋稻米專業合作社內機械轟鳴,一派繁忙的景象:鏵犁、旋耕機、播種機歡快地奔騰著,一粒粒飽滿的麥種隨著播種機上下翻動,被陸續播撒到松軟的泥土中,等待綠色的希望破土而出。
據了解,如東蘇洋稻米專業合作社共流轉土地6300多畝,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眼下,秋收已接近尾聲,正在全力推進秋播秋種。“目前,水稻已收獲80%,小麥播種面積大約2100多畝,播種進度達33%,我們主要以機械化種植為主,既省時又省力,希望來年有個好收成。”合作社管理員吳友林說。
當前正值秋播關鍵時期,全縣上下搶抓農時,積極開展秋播秋種,如東大地處處可聞農機轟鳴聲,處處可見秋播秋種的繁忙景象。縣作物栽培指導站推廣研究員毛金鳳介紹,今年,我縣秋播作物以小麥和油菜為主,其中,油菜面積約11.2萬畝,以秦優10號、灃油 737、德核雜8號等優質高產品種為主,截至11月初,已全部播栽結束。小麥面積約90萬畝,仍以揚麥系列和鎮麥系列為主,揚麥28、鎮麥18、揚麥25、鎮麥15、揚麥30等優質小麥品種在全縣的覆蓋率達80%以上。截至7日,小麥播種已完成34萬畝,約占總面積的38%,若此期間天氣正常,無持續降水,預計本月20日結束小麥播種。
“三秋”大忙,農機是關鍵。為充分發揮農機“主力軍”作用,我縣早謀劃、早部署,積極督促全縣各農機經銷企業對家庭農場、農機大戶的農機具進行維修保養,開展三秋農機志愿服務活動,精心組織縣、鎮兩級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家庭農場等地,為農機手進行機具調試、維修保養技術指導等,確保“三秋”期間,所有機械“拉得出,打得響”。“今年三秋大忙期間,全縣共投入各類農機具超1萬臺套,其中拖拉機配秸稈還田機、施肥播種一體機4000余臺套,全縣主要糧食作物機械化水平達到99%,后期田間培管農機具主要是植保機械,全縣將投入背負式、擔架式、自走式及無人機等各類植保機械6000余臺。”縣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站長蔡小榮說。
針對當前田間管理,毛金鳳提醒廣大種植戶要堅持適期播種,壓縮晚播面積,最遲不超過11月20日,同時,堅持適量播種,將農機農藝相結合,在生產上全面推廣犁耕深翻全苗壯苗技術,并施足基肥、封閉化除,為來年農業豐產豐收、農民增收致富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