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2022年,我市聚焦糧油機械化生產薄弱環節,強化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的導向作用,全面提升全程機械化生產的裝備水平,積極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大力推行農機社會化服務,農業機械化得以快速發展,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為糧食豐收、農民增收保駕護航。
數據顯示,2022年,全市共投入各類農業機具20萬余臺(套),共完成機耕面積近700萬畝,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50.78%。
如今,放眼黔北,從春耕一線到冬管現場,從糧油生產到特色產業,各類農機裝備縱橫馳騁田野,成為全市農業生產“好幫手”。
建設高標準農田,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業機械化的基礎。2022年,我市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以農業機械化為抓手,大力實施以高標農田建設為重點的農業重點工程,全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市共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54萬余畝。
既要藏糧于地,又要藏糧于技。以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項目和油菜育苗移栽試驗示范為依托,2022年,我市著力引進新機具、推廣新技術,推動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破解過去農機新技術、新裝備有效供給不足的難題。
農機購置補貼為農機推廣應用提供了動力。2022年,我市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積極向上爭取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省級農機化項目資金等強農惠農政策,重點扶持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和畜牧業生產機械化,對全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機械化“動力”足,合作社“挑大梁”。立足山區地形地貌,圍繞主導產業,我市積極引導農機服務組織規范發展,成立農機服務工作隊,不斷培育壯大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
播州區潤田農機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全國農機專業合作示范社、全國星級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經過14年的發展,合作社從只能承接一些基礎性的機耕作業,到如今已可開展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服務,服務范圍也從本地拓寬到全省。
綏陽縣小輝農機專業合作社,也是一家全國農機專業合作示范社。每到農忙時節,合作社的旋耕機、機動噴霧器、無人植保機、水稻直播機、聯合收割機等,都在田間地頭“大顯身手”。
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農機專業合作社及可提供農機服務的農業企業(農機大戶、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270個。
政策給力,服務優質,讓農機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然而,農機手不足,給農機推廣帶來了難題。
怎樣破題?2022年,我市重點開展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通過實施“揭榜掛帥”開展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圍繞機械化耕作、機械化插秧、機械化收獲、機械化烘干等環節,開展示范推廣工作,積極探索適合山區農業發展的農業機械,不斷拓寬農機作業領域,全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2022年,我市著力把農業“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共實施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項目5萬畝。項目區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4.91%,水稻每畝產量近600公斤,相比項目實施前畝均增產100公斤以上,畝均可節約成本1100多元。
過去“人扛牛拉”,如今“機種機收”。依托農業機械化的加快發展,2022年,我市努力克服疫情、旱情等的影響,全市共完成糧食種植面積近918萬畝、糧食產量近236萬噸。
市農業農村局農機推廣科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市將用好用活農機購置補貼,強化資金保障、主體培育、示范引領,聚焦機收減損技術,重點做好春耕備耕農業機械化、油菜機收、水稻機插秧等工作,推動全市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