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成品人精品人的区别四叶草,免费观看片在线观看人数查询,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可以下载

客服熱線:05704232298

為端穩中國飯碗貢獻安徽力量

   2022-10-18 安徽日報 435 0
核心提示:為端穩中國飯碗貢獻安徽力量

       全省收購小麥844萬噸,較去年增加174萬噸,增長26%。”安徽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人介紹,夏糧整體質優價高,質量等級為近十年最好水平,為國家糧食安全再次作出安徽貢獻。

  “報告對糧食安全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作為一名來自農業大市、糧食大市的代表,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來自阜陽市的二十大代表孫正東說,阜陽市是全國聞名的“百億江淮糧倉”,糧食產量常年穩定在50億公斤以上,今年夏糧單產、總產雙創歷史新高。現在秋糧收獲也“大頭落地”,再獲豐收。

  “下一步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阜陽市種糧大戶的重要回信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圍繞多種糧、種好糧,拉高標桿、奮勇爭先。”孫正東表示,將持續在落實支農惠農政策上開展更多探索,在發揮規模經營優勢上拿出更多實招,在讓種糧農民有錢掙、得實惠上取得更多成果,加快推動“百億江淮糧倉”向“千億國人廚房”轉變,奮力在保障糧食安全各環節上當標兵、走在前,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大力量。

  這10年,安徽省糧食綜合產能實現從350億公斤到400億公斤臺階的跨越。以占全國4.3%的耕地,生產了全國6%的糧食,每年凈調出糧食100億公斤左右,是全國5個糧食凈調出大省之一。全省人均占有糧食668.7公斤,超全國平均水平185.7公斤,遠高于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守住紅線,讓糧食安全“接地氣”“接地力”

  眼下,安徽秋糧收獲已接近尾聲,秋種正全面展開。省農業農村廳已派出16個工作組,持續開展督導服務,確保旱茬麥區10月20日前、稻茬麥區11月10日前完成小麥播種任務;油菜確保10月底前全部完成播種任務。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

  “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對于提升農業抗災能力、實現高產穩產具有重要作用。”來自鳳陽縣小崗村的二十大代表周群之深有體會地說,今年雖然遇到大旱,但小崗村仍然實現了穩產,這與緊抓高標準農田建設分不開。這些年著眼做優一產,小崗村把高標準農田建設緊抓在手,完成了1.3萬畝農田改造治理,實現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通、溝相聯,讓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水庫清淤擴容、“引水上崗”等農田水利工程竣工,實現了旱澇保收。周群之建議,要持續推廣高標準農田建設,從田、土、水、路、技、管等方面改造提升中低產田。同時抓好耕地保護,嚴格管制耕地的用途,確保耕地姓農、良田種糧。

  多年來,安徽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全面壓實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責任。強化藏糧于地,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積極推進“小田變大田”,持續提高耕地質量,牢牢守住耕地數量、質量“雙紅線”,不斷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責任扎扎實實接到“地氣”“地力”。

  目前,全省已建成高標準農田超過5500萬畝,抗災穩產能力顯著提高。近期,省農業農村廳又出臺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明確提出通過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確保到2030年建成6750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1718萬畝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340億公斤以上糧食產能。

  落實“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夯實糧食產能

  糧食安全乃“國之大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作為生活在農村的基層黨代表,我了解農民,對于科技強農和機械強農有著更感性的認識。”來自黃山市的代表龍守菊說,在她身邊,鄉親們已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耕作模式,買農機裝備有補貼,種糧從播種到收獲全過程實現機械化,而且有社會化服務,讓小農戶也能享受到社會化大生產的好處,種糧積極性和效益不斷提高。

  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突出“科技強農、機械強農”,進一步夯實糧食產能,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農業科技水平、機械化水平取得長足發展。

  從科技水平看,2021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6%,比2012年提高10個百分點。從裝備水平看,2021年全省共有大中型拖拉機27.7萬臺,農業機械總動力6924.3萬千瓦,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82.1%,其中小麥、水稻、玉米分別達到97.7%、89.2%、90%。

  在全國5次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中,安徽全部獲優秀等次,兩次名列第一,體現糧食大省的政治擔當。今年,省委召開五級書記參加的糧食安全工作會議,規格之高前所未有,在全國率先制定《省委常委會委員糧食安全工作責任清單》《省政府領導班子成員糧食安全工作責任清單》,推動市縣黨委、政府全部出臺“兩個清單”,全省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機制更加完善。今年8月10日,《安徽省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規定》正式施行,這是全國第一部糧食作物生長期保護的地方立法。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近年來,安徽省按照“保、育、繁、推、管”全產業鏈發展思路,積極推進種業振興,為糧食安全夯實種業根基。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量6萬多份,占全國庫存量11%。擁有上市種子企業2家、居全國第一,水稻良種連續4年出口量全國第一。


(責任編輯:小編)
下一篇:

岑鞏:新型農機“鐵牛”奔騰 奏響糧食豐產豐收曲

上一篇:

農業農村部調度沿海漁業安全生產形勢 對隱患整治和事故防范工作進行再部署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休宁县| 噶尔县| 梓潼县| 隆子县| 元阳县| 郧西县| 巴里| 根河市| 金沙县| 榕江县| 桑日县| 永嘉县| 石阡县| 邹平县| 梨树县| 凤庆县| 东乡县| 沽源县| 霍山县| 玛纳斯县| 垫江县| 淮北市| 潮安县| 尚志市| 墨脱县| 若羌县| 松桃| 长治市| 四会市| 秦安县| 文登市| 鄄城县| 罗山县| 沭阳县| 通河县| 灵川县| 灵丘县| 醴陵市| 湾仔区| 延吉市|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