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農業發展,讓農戶之間“相知”再無遠近,農業托管也讓千里尚可“為鄰”。日前,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天津市財政局制定《天津市2022年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實施方案》,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對接,加快完善天津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體系,助推農業規模經營和農業綠色發展。
今年的小麥收割季,天津遭遇連續降雨。天津市濱海新區旺達合作社多臺無人駕駛智能收割機夜間作業,搶在連續降雨前,完成周邊村鎮兩萬畝托管小麥的收割。“像這樣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是實現農戶將農業生產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委托給合作社、農服公司的農業經營新方式。”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二級巡視員胡偉介紹,近年來,天津持續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市內農機專業合作社不斷壯大、升級,農機機型迭代發展,經營理念不斷創新。
2022年,天津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任務指標40萬畝。項目實施重點支持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和大豆油料作物生產托管服務,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項目聚焦農業生產關鍵薄弱環節,聚焦小農戶,將發揮好生產托管服務示范引導作用。”胡偉表示,農業生產托管項目應整村進行推進,對于難以整村推進的,應在相對集中連片種植區實施;優先支持撂荒地實現復耕復墾。
天津此次項目中的補貼對象,包括托管服務組織和服務對象。托管服務組織包括農民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公司、供銷合作社等從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組織。其中,要求擁有與其服務內容、服務能力相匹配的專業農業機械和設備以及其他能力,從事生產托管服務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必須取得號牌和行駛證并按規定參加安全技術檢驗,駕駛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駕駛證并隨身攜帶。服務對象包括開展農業生產的小農戶、小規模經營主體(種植面積小于500畝)和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種植面積為500畝—1000畝)。項目優先安排用于服務小農戶,在滿足小農戶需求的基礎上,可適度安排服務單個適度規模經營主體。
目前,天津活躍著農業托管服務的農機專業合作社近200家,擁有資產總值10億元,農機專業合作社已成為全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