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市上馬街道,聯合收割機正在作業。近日,臨汾市300余萬畝小麥陸續進入收割期,各地搶抓農時,確保顆粒歸倉。李現俊 攝
春爭日、夏爭時。當前,我省冬小麥從南到北收獲已經全面展開。作為夏糧收獲主力軍,今年全省預計有30余萬臺農業機械投入“三夏”生產,其中小麥聯合收割機1.5萬臺。
5月26日召開的全省“三夏”生產工作推進會強調,各地要開設農機轉運綠色通道,做好跨區作業人員防疫工作,把機收作業供需對接工作做細做扎實,分農戶、分地塊落實作業服務組織和機具機手。采取“換人不換機”“閉環管理作業”等方式,搶抓農時、應收盡收。同時,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糧的理念,引導農戶選擇先進適用機具和適宜收獲時機,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收割順序,力爭損失率控制在1.2%以下,確保完成糧食生產各項目標任務。
當前,中南部小麥主產區需防止干熱風導致的小麥減產。在干熱風來臨前,要搶抓葉面噴肥,促進小麥灌漿。
抓好夏播至關重要。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獲悉,今年夏播糧食面積約占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的10%,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82萬畝中有14萬畝是夏播。截至5月25日,全省已播種面積3487.2萬畝,超過了3476.3萬畝的計劃播種面積,7個市已超額完成春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