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抓好糧食生產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的通知》工作任務,江西省南昌市認真組織開展農機減損技術行動,引導農機手在生產實踐中精細高效、提質減損。
南昌市、縣農業技術部門聯合各鄉鎮成立技術推廣小組,分片包干,巡回指導,深入田間地頭宣傳機收減損工作,推廣技術規范,因地制宜按糧食品種和高度等,指導農戶選擇適收機型,明確作業準備、適收時間、作業要求、技術參數調整等關鍵技術指標,滿足機收損失率標準化作業要求,實現機收損失率合理可控,以《江西省水稻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為基礎,逐步探索出適合當地水稻收獲機收減損技術規范,為全市機收減損工作打下來良好基礎。
完善監測體系,落實減損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機收減損監測工作,南昌市依托5個省級水稻機收減損監測點,并將各地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農機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逐步納入全市機收減損監測體系,落實水稻機收減損技術,掌握當地水稻適宜收割期、留茬高度等關鍵技術指標,并對監測點水稻(早、中、晚稻)機收參數收集、測定機收損失率、評估機收作業效果;各縣區充分發揮監測點先進機具裝備、技術、人員優勢,通過社會化服務訂單作業、農業生產托管等多種方式,幫助監測點及周邊農戶完成機收作業,組織機手、農戶開展交流、培訓、現場觀摩等活動,通過學習減損技術、指導操作技術、展示作業效果等方式,宣傳推廣機收減損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和社會效益。
南昌市統籌協調農機推廣體系培訓、農機合作社、農機一線“土專家”等專業化力量,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室內教學與田間活動相結合、作業演示與專家講解相結合等多種形式,示范推廣新技術新裝備,全方位開展農機減損技術培訓,督促各農機生產企業、經銷商做好農機手特別是新機手的培訓工作,強化田間操作實訓,提高規范作業能力。全市各級農機推廣部門2023年共組織水稻機收減損專題培訓和田間演示活動10余次,組織培訓機手人數405人。我市農機推廣隊伍專業素質不斷提升,一大批農機手和新型經營主體機收減損操作技術顯著提高。
加強技術宣講,營造良好氛圍
各級農機部門積極宣傳農機減損技術,圍繞“提質增效、減損增產”主體,通過網站、短視頻、明白紙、微信群等傳播渠道,開展廣泛宣傳,印發機收減損技術科普宣傳資料1000余份,結合農業大講堂下基層宣講、科技鄉下等活動,把機收減損技術規范和農機扶持政策傳遞給廣大農戶,積極挖掘在農機減損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典型,組織現身說法,用生動鮮活的語言和事例,引導其他農機手積極學習應用、提升農機減損水平,在全市營造機收減損、節約糧食的良好社會氛圍。
為最大限度降低我市糧食作物生產損失,市農業農村局印發《關于開展2023年水稻機收損失監測調查的通知》,根據省農業農村廳文件要求,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水稻機收損失監測調查工作,水稻單季種植面積30萬畝以上的縣區所有產糧鄉鎮監測調查做到全面覆蓋,市縣農業農村部門成立監測調查聯合工作隊,出動調查人員325人次,分別對早稻和中晚稻開展機收減損監測取樣調查,基本上實現最大限度降低糧食作物生產損失目標。
提高防災救災能力,建全應急保障體系
為著眼長遠提升機械化防災減災能力,構建農機應急作業服務機制,南昌市農業農村局制定并印發了《關于推進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建設的工作方案》,按照“建在平時、用在戰時”“平戰結合”的要求,依托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產銷企業等農機服務組織,建立以糧食應急搶收和抗旱排澇為重點的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確保應急作業服務隊在關鍵時刻能夠拉得出來、沖得上去、管得了用,努力為農業生產防災減災提供機械化支撐。
為快速推動機收減損意識深入人心,市農業農村局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水稻機收減損大比武暨暨機收減損技術培訓工作的通知》,組織南昌市水稻主產縣區在不干擾正常收獲秩序、不增加機收負擔的前提下,開展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以賽促訓、以賽提技,營造廣大農機手比學趕超、全社會關注支持收獲減損的濃厚氛圍,全面推廣糧食機收減損技術,引導農機手在生產實踐中精細高效、提質減損。全市各縣區開展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4次,參會人員60余人,通過機收減損比武活動鍛煉機手實操技術,擇優選拔南昌縣、新建縣兩位技術能手參加全省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并榮獲大賽個人二等獎和優勝獎,南昌市農業農村局榮獲優勝單位獎,為全市機收減損工作樹立優秀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