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發文,將天麻等9種物質納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
這對于剛剛舉辦第三屆中國(貴州)天麻節的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而言,迎來了一個期盼已久的產業發展風口,標志著天麻產品能夠進入更多銷售渠道,未來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人工仿野生種植成就“天麻之鄉”
被譽為“奢香夫人”故里的大方縣,位于古老神奇的烏蒙大地,陽光、雨露、云霧……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出草本精靈——大方天麻。然而,大方發展天麻產業并非一帆風順,最初不僅品質不穩定,銷售渠道也不暢通。
大方天麻屬純野生,藏于深山密林。人工仿野生天麻種植,始于1985年。從天麻無性種植開始,本地商戶先后到全國天麻主產區考察學習,經過努力,直到1998年,天麻有性繁殖栽培實驗獲得成功,解決了天麻種源以及退化問題,真正開創大方天麻有性種植技術的新階段。攻破種源及退化問題后,大方天麻產業迎來發展的新階段,人工仿野生種植天麻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
2008年8月,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了大方縣“中國天麻之鄉”稱號。這份特殊的榮譽,專屬于大方。盡管如此,由于財力、物力、銷售等原因,大方天麻的種植面積短時間內還無法大規模發展。
農工黨發力,助天麻產業向上突破
大方為了做大做強天麻產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打攻堅戰,在培育和扶持天麻產業上下硬功夫,逐漸朝著規模化、產業化的軌道發展。定點幫扶大方縣的農工黨中央看到大方的決心后,決定大力扶持大方壯大天麻產業。
在此期間,農工黨中央先后多次組織專家、企業家等1.6萬余人次深入大方考察調研,聯引企業建成2500畝天麻良種繁育及種植基地,發展天麻種植合作社42家,帶動全縣種植天麻3萬畝。“大方不脫貧、農工黨不脫鉤,大方脫了貧、農工黨不斷線。”農工黨中央給予的承諾,再次成為有效助力大方天麻產業快速發展的引擎。農工黨中央充分發揮幫扶優勢,積極推動天麻納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
協作賦能,共建天麻產業集群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核心。東西部協作歷來重視產業發展,大方天麻的發展機遇,同樣得到了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地區——廣州市天河區的高度重視,3年來,先后投入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共2900萬元,在天麻深加工設施、市場建設端開始發揮助力。2022年,天麻及其加工提取產業,被納入正在打造的“大方天河粵黔協作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中。
產業的核心是技術。就天麻產業而言,烘干是天麻加工的必要環節,也是關鍵環節,烘干技術直接決定天麻的品質品相。瞄準這一關鍵,天河區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200萬元,用于建設兩條天麻產業初加工生產線,改造兩菌一種生產車間等,技術革新實現了企業的節能環保和提質增效,為企業的規范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每年增效達330余萬元。
除了在生產加工端支持外,天河區同樣發揮著東西部協作作用,大力助推大方縣建成天麻產品研發、交易和流通中心。
今年初,天河區注入東西部協作資金2700萬元,援助大方縣建成中國·貴州天麻交易中心,于今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交易中心的定位為以天麻為核心的黔西北中藥材交易市場,是一個具備區塊鏈、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集檢驗檢測防偽溯源、線上線下交易、供應鏈金融、技術輸出于一體的專業交易平臺。近日,大方天麻產業集群已被貴州省列入省級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