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糧食安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廣西嚴格按照“穩面積、穩產量,擴大豆、擴油料,提單產、提自給率”總體思路切實抓好秋冬糧油生產,同步推動秋冬蔬菜產業發展。據農情統計,截至目前,自治區冬種糧食作物已播129.02萬畝,較去年同期增加14.93萬畝。已播糧食作物中,玉米、馬鈴薯、紅薯等已播面積進度均快于去年同期。
自治區制定秋冬種生產指導意見,科學謀劃秋冬種生產種植結構布局,明確時間節點,細化措施,壓實責任,將種植任務層層分解落實,確保秋冬種植蔬菜1500萬畝、收籽油菜71萬畝以上,力爭冬種馬鈴薯85萬畝。同時,落實自治區糧食生產激勵資金1.3億元,對糧食生產成效突出的51個縣(市、區)進行激勵;爭取中央資金8910萬元實施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在自治區18個縣(市、區)實施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收籽油菜整建制推進單產提升等項目;爭取中央資金7200萬元獎補單產提升效果明顯的糧油規模種植主體;爭取中央雙季稻輪作補貼資金1.5億元,推進廣西100萬畝“稻-稻-菜”“稻-稻-油”“稻-稻-薯”“稻-稻-肥”輪作模式示范推廣;落實自治區資金2897.3萬元,實施60個設施蔬菜項目,重點支持棚架設施建設和購置設備,打造示范生產基地,加速構建秋冬種優勢區。
廣西按照“自治區包市、市包縣、縣包鄉鎮”原則,層層發動農技人員蹲點包片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分兩批派出9個工作組對自治區14個市進行督導服務;農情系統對秋冬種工作實行“日調度、周通報”工作機制,督促秋冬種任務盡快落實到田間地頭。此外,繼續實施好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緊緊依托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等重點項目,集中資源、集約項目、加大投入,形成推進糧油菜大面積單產提升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