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習習,麥穗昂揚,農谷建設正酣暢。
4月27日,“高質量發展看河南”網絡媒體采訪團走進了位于新鄉市新鄉縣的河南省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田、獲嘉縣的高標準農田,沉浸式了解河南省雜交小麥的升級換代、看新型灌溉方式如何助力農民增產增收,實探中原農谷“一核三區”發展戰略中,以新鄉縣、獲嘉縣為主的“西區”如何彰顯榮耀與擔當。
聽茹振鋼講那雜交小麥的故事
2022年4月公布的《“中原農谷”建設方案》明確指出“一核三區”的發展戰略布局。三區中的“西區”是以新鄉縣、獲嘉縣部分區域為主體的473.27平方千米,包括新鄉縣、獲嘉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主要以小麥、大豆等良種繁育為主。
位于新鄉市新鄉縣的河南省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田內,每塊麥田的地頭都豎有一塊標有不同小麥品種的牌子,可一般人幾乎看不出明顯差別。
“矮抗58畝產達到1200斤,獲得了(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百農4199,畝產又上升一個臺階,達1500斤;百農5819,畝產達到了一千七八百斤。”站在一望無盡的試驗田內,被大家親切稱為“麥爸”的河南省小麥育種首席專家茹振鋼,像介紹自家孩子一般自豪地向采訪團講述道。
除了畝產數據,哪個品種抗倒伏性強、哪個品種弱光下依然正常生長、哪個品種抗病性強等等,茹振鋼不假思索,張口即來。
新鄉縣: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中國農科院6大研究所入駐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作為河南省中原農谷“一核三區”發展戰略中“西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新鄉縣的良種繁育可謂實力雄厚。
2022年11月,新鄉縣成立河南省農谷種業有限公司,依托縣城投集團聯合縣域內種子生產經營企業8家、合作社12家,培育種子繁育基地3萬畝。
同時,新鄉全縣設科研中心11處,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中國農科院6大研究所入駐,80多個課題組開展科研試驗,承擔省部級項目200余項,通過與河南科技學院、新鄉市農科院等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獲科研成果專利150多項。
此外,中國農科院作科所與縣政府聯建的新鄉縣矮敗小麥育種創新中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矮敗小麥育種中心;作科所與小冀鎮鑫蕊植保專業合作社、齊越合作社聯合建立院地新品種聯繁基地,繁育“中麥895”、“中麥578”12000畝,成為中國農科院新品種新技術轉化示范基地。
獲嘉30萬畝高標準農田“高”在哪
“大家看,手機一鍵點擊就出水了。”
在獲嘉縣位莊鄉新村的高標準農田內,只見好收成農業服務合作社的負責人李喜亮輕輕一點手機,霎那間,麥田里噴管內水花噴涌而出。
正在作業的屬于固定式噴灌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平移式、折疊式、卷盤式、伸縮式、指針式等多達七八種適用于不同土質和地形的噴灌方式。
“真正能實現人在家中躺,水在田里流。”李喜亮總結道。
據介紹,相對于常規灌溉,新型灌溉方式能節約一半水;水肥一體機的應用,讓肥料能直接摻進水里灌溉,能夠節肥20~30%,
最明顯的是節省人工。常規灌溉方式,每人每天灌溉范圍5畝,工資120元左右,每畝地人工費用平均24元,如今有了先進的灌溉技術,每人每天能負責上百畝地的灌溉面積,每畝地的人工費用最多也僅僅2元,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
除了省水、省工,還節省時間。此前利用傳統灌溉方式,一周時間灌溉的面積如今兩天就能搞定。并且,及時快速灌溉讓每畝增產100~200斤,此為增產。同時,隨著成本的減少,效益就相對提升了。
李喜亮根據自身實際體驗總結道,高標準農田中的新型灌溉省水、省肥、省工、省時、增產、增效。
據介紹,獲嘉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項目總投資9.02億元,建設規模30.076萬畝。建成后,道路通達率達到100%,新增節水能力4000萬m3,新增糧食生產能力4500萬Kg,灌溉保證率達到90%,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12%以上,受益農民經濟效益人均527.99元,人均增收233元。
農機與農藝結合,力促綠色高效
當高標準農田與現代化農機撞個滿懷,綠色高效無疑覆蓋了農耕農收的全鏈條。
叮叮當當……位于新鄉獲嘉縣的花溪科技新廠房車間內,工人師傅正忙著作業。
主營農作物秸稈收獲打捆機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業務,花溪科技成立于2008年3月,2021年被評為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23年4月6日于北交所上市,是全國農機行業北交所上市公司,也是新鄉首家北交所上市企業,當然,也是目前獲嘉縣的唯一一家。
這家農機上市農機企業有多強?擁有7項發明專利權、41項實用新型專利權和3項外觀設計專利權。
隨著正式登陸A股市場,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接踵而至。
據花溪科技總經理景建群介紹,他們剛剛研制成功并限量銷售的6道繩打捆機,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也打破了國外品牌長期壟斷中國市場的現象。而且,從此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現場預定情況看,該6道繩打捆機會成為企業今年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介紹,獲嘉縣作為中原農谷“一核三區”戰略布局中的“西區”的重要部分,主要功能定位是小麥、大豆良種繁育。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園建設是所承擔的三大任務之一。而花溪科技,無疑就是該農機裝備產業園中的領頭企業之一。
至此,借助“高質量發展看河南”網絡主題宣傳系列活動之“聚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農業芯’——中原農谷”網絡媒體集體采訪活動的契機,頂端新聞推出的“周年探農谷”系列報道暫告一段落,可中原農谷的建設與發展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