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果時要充分考慮樹勢情況。豐產期的樹多留樹冠上部的果,以果壓樹,控制向上生長;但初果樹就要少留上部的果。”10月9日,麻陽苗族自治縣巖門鎮新坪村,雷定水正帶著他的社會化服務團隊,為果農詳細講解柑橘種植技術。
雷定水是麻陽柑橘種植大戶,憑借過硬的種植技術,被評為縣鄉土人才,由他牽頭組建了一支18人的技術服務團隊,開展以“施肥、修剪、疏果、病蟲害防治”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目前,該團隊服務果農已達240余戶,簽約服務面積1.68萬余畝,果農年人均收入在3萬元左右。
讓“新農人”變身“興農人”,麻陽探索鄉土專家組團式社會化服務,助力當地特色農業發展。該縣通過遴選培育柑橘、黃桃、獼猴桃等特色產業鄉土人才40名,組成技術團隊開展社會化服務。截至目前,全縣成立社會化服務組織33個,服務果農2152戶,服務面積43820畝。
“有了‘土專家’組團式社會化服務,麻陽今年黃桃產量及均價增幅分別達50%和30%,全縣冰糖橙果品質量也有明顯好轉,預計今年價格將大幅提升。”麻陽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譚洋介紹,“土專家”把先進理念、知識、技術、經驗等傳授給村民,助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