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受強降雨和臺風影響,早稻等糧食作物生長受到影響,但我們通過全程機械化收割、烘干,提高了搶收效率,收成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廣西梧州岑溪市知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鐘鎮飛29日對記者說。
眼下正是廣西“雙搶”時節,廣大農戶在搶收早稻稻谷的同時,利用有利天氣搶播晚稻。鐘鎮飛今年與岑溪周邊農戶合作,已發展水稻種植面積3000畝,利用收割機、烘干機等現代農業機械,現已基本完成收割,其公司租用的8個倉庫均堆滿了稻谷。
梧州市藤縣青年梁志明曾在廣東打工,看到水稻種植戶對機械化收割需求日益增長,回到家鄉購買收割機,成為一名農機手,幫助當地農戶收割稻谷。梁志明說,“雙搶”期間接到的業務已需要排期,收割機滿負荷工作,每天能收割25-35畝水稻,利潤將近3000元。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主任李鳳云介紹,自今年6月21日全面啟動“百萬農機促雙搶”活動以來,廣西充分發揮農機在“雙搶”中搶時間、趕季節和恢復生產的作用,對水稻聯合收割機、烘干機等重點機具實行敞開補貼,投入農業生產的農機具91萬臺,確保稻熟有機收、谷濕有機烘、田澇能排干,完成機耕面積962萬畝,早稻機收面積822萬畝,晚稻機插95.3萬畝。
與此同時,廣西落實水稻機械化生產托管政策,鼓勵引導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幫助種糧農戶開展作業服務,成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落實聯合收割機、插秧機跨區作業免收過路費等政策,提高了農機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