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菏澤市成武縣的這家甘蔗種植基地喜迎豐收,前來選購的游客們也逐漸多了起來,能在北方品嘗到大田里的新鮮甘蔗,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游客劉心蓮說:“沒想到北方人能吃到南方的甘蔗,甘蔗特別好,汁水特別多,有時間就過來買幾棵嘗嘗。”
(菏澤市成武縣黨集鎮郭樓行政村采摘園理事長 郭順明)
甘蔗屬于熱帶經濟作物,對熱量和水分的要求高。為種好甘蔗,采摘園理事長郭順明沒少下功夫,經過不斷試種、改良,成功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今年郭順明種了十畝甘蔗,有南方的黑皮甘蔗,也有北方的紅皮甘蔗等共四個品種,預計每畝效益在15000元以上。他對記者說:“咱這個甘蔗每畝地能產到五千到六千株,按照商品蔗一棵三到五元,或二元到五元這個空里,每畝地能賣一萬五到二萬元,如果按種子銷售,一節五毛錢一個芽,每畝地能賣兩萬到三萬元錢。”
(火龍果種植戶 黃汝忠)
除了發展露天甘蔗種植,當地還大力發展火龍果種植等溫室項目,種植戶黃汝忠向記者介紹,因為北方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可以提高火龍果的含糖量和產量,只要棚內溫度適宜,大部分南來的果子都能夠連續開花結果,相對于傳統的北方果樹,更適宜發展成為觀賞、采摘作物。 他說:“產量一畝地在4000斤左右,銷售以采摘為主,大部分都是帶著孩子來觀賞加上摘,自己相中哪個果子,剪哪個果子。這個比種農作物強得多,因為它效益比較高。咱過去經常說一畝園十畝田,還比種農作物利潤高。”
下一步,黃汝忠準備打造屬于自己的生態果園,走采摘的路子。“南果北種”也得到當地政府在技術、資金上的支持,火龍果、獼猴桃等南方作物逐漸成為當地發展特色農業的首選項目,“南果北種”在成武正朝著規模化、產業化、效益化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