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創新工程這十年”發布會消息,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實施十年來,以服務產業重大科技需求、躍居世界農業科技高端為使命,以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為目標,不斷加快農業科研國家隊科技創新步伐。
中國農科院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按照學科方向組建了330個科研團隊,建立起以穩定支持為特征的科研投入機制、以學科團隊為單元的科研組織方式、以績效考評為核心的管理運行機制、以農科英才為核心的人才隊伍體系、以協同發展為目標的合作交流機制。
創新工程實施以來,圍繞重大農業科研任務,組織跨學科跨團隊開展重大任務聯合攻關:
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取得一批原創性科學成果。發現水稻減氮高產早熟基因,為全球水稻和其他作物增產帶來新曙光。馬鈴薯育種打破傳統育種兩大瓶頸,可將馬鈴薯育種周期由10-12年縮短到3-5年。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農作物有害生物防控體系有力支撐“蟲口奪糧”;玉米密植滴灌技術大幅促進主產區玉米增產增效;耕地保護與地力提升技術迭代升級;LED植物工廠推動設施農業發展邁向高級階段。
面向現代農業建設主戰場,創制出一批重大產品。早稻“中嘉早17”成為南方稻區當家品種;成功選育耐熱、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中麥895”;“中油雜501”刷新冬油菜高產紀錄。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一級巡視員張文表示,我國農業科技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2022年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2.4%。今后提升農業科技整體水平,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在實踐載體、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環境營造上下功夫。要繼續發揮好創新工程穩定性支持優勢,建立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對接的院所團隊重大任務框架體系。
據了解,中國農科院將實施科技創新工程躍升計劃,采取一系列舉措,支撐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加強基礎研究,建設一批科學中心。支持青年領軍人才圍繞前沿科學與新興交叉技術開展科學研究,力爭實現原始創新的重大突破。強化重大任務聯合攻關。聚焦種子、耕地、綠色低碳、生物安全、農機裝備、鄉村發展,組織實施院級重大科研任務聯合攻關。強化鏈式創新。打造一批區域中心和產業專家團,部署從源頭科技創新到技術集成、熟化應用的一體化鏈式創新。同時,加快打造高端智庫和農業科技國際合作高地。做好國家重大需求戰略研判,提出建設性政策建議,實施國際農業科學計劃,推動合作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