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成品人精品人的区别四叶草,免费观看片在线观看人数查询,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可以下载

客服熱線:05704232298

廣西全力抓好糧食生產 實現面積產量“四連增”

   2023-12-19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298 0
核心提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今年,廣西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糧食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今年,廣西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糧食安全的決策部署,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圍繞糧食生產目標任務,通過高位推動、政策激勵和高產攻關等重大舉措,扎實抓好糧食生產各項工作,全年糧食實現增產豐收。據國家統計局公告,2023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4252.05萬畝,同比增8.1萬畝,增加0.19%,完成目標任務的100.41%;總產1395.40萬噸,同比增2.25萬噸,增加0.16%,完成目標任務的101.82%,連續四年實現糧食面積、產量增長。 


  強化組織推動,壓實糧食安全黨政責任 


  今年廣西繼續以“兩辦”名義印發抓好糧食生產工作通知,明確任務清單,層層分解糧食生產任務,壓實屬地黨政責任。自治區層面召開糧油生產工作會議19次,部署做好春耕備耕、“雙搶”“三秋”及冬種等糧食生產重點工作。各地積極抓好落實,欽州市2月初分別在靈山縣和欽南區召開春耕生產現場會,玉林市委、市政府牽頭打造水稻制種示范帶、水稻輪作示范帶。同時強化督促考核,把糧食生產完成情況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落實廣西農業農村廳領導聯系服務設區市抓糧食生產工作機制,實行糧食生產周調度和“雙搶”日調度,定期通報各市糧食生產進度,營造趕超氛圍。桂林市平樂縣實行糧食生產“一月一調研”“一月一調度”,量化考核并通報排名。
   
  實施“藏糧于地”戰略,積極推進耕地保護與利用
   
  ——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10月底,今年全區已完成新建高標準農田110.4萬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0%,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5萬畝,為糧食增產豐收奠定更好的基礎。合浦縣通過“高標準農田+糧食產業基地”模式,建成35個產業基地,健全從糧食育種到深加工再到“互聯網+”的全產業鏈模式。 


  ——強化耕地質量提升。出臺2023年耕地質量監測工作實施方案,今年新建監測點6個,全區已布設監測點694個。全面開展土壤普查工作,目前共采表層樣7378個。著力實施秸稈還田、冬種綠肥等措施,培肥耕地地力,指導金城江區申報并獲批國家酸化耕地治理重點縣項目。


  實施“藏糧于技”戰略,推動科技裝備協同增效發展 


  ——加快良種推廣。大力推廣“桂字號”糧食優良品種,“野香優莉絲”“昌兩優8號”入選農業農村部2023年主導品種。欽北區推廣早稻品種“特優1168”,核心示范片平均畝產達514.61公斤,同比增120.45公斤,輻射帶動增產效果明顯。 


  ——加快良法普及應用。重點抓好水稻工廠化育秧、水氣平衡及玉米“一增三改”、地膜覆蓋等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今年全區完成早稻工廠化育秧492.88萬平方米、可插大田32.38萬畝,同比分別增399.88萬平方米、18.35萬畝;推廣春玉米免耕栽培132.15萬畝。桂林市建立100畝以上核心示范片50個,輻射帶動高產水稻種植14萬畝,水稻高產攻關效果顯著。 


  ——強化良機配套。圍繞水稻工廠化集中育秧、機械化移栽、機收減損、無人機飛防飛噴等重點工作,組織開展百萬農機鬧春耕、促“雙搶”活動。今年水稻機收損失現場監測調查,全區早稻平均機收損失率2.04%,同比減損0.8%。平南縣投資建設南部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全年可為20萬畝水稻生產提供全程機械化服務,為10萬畝水稻生產的稻谷提供烘干服務。 


  堅持項目引領,集中力量主攻單產提升 


  繼續實施廣西水稻玉米高產攻關行動和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重點依托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秋糧“一噴多促”和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項目實施,集中資源、集約項目、加大投入,形成推進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的工作合力。落實8910萬元實施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在全區18個縣(市、區)開展國家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整建制推進桂平市、田陽區、興賓區3個玉米國家級重點縣和靖西市、都安縣2個大豆國家級重點縣的單產提升工作;爭取中央和自治區7783萬元資金,支持糧食生產重點縣建設水稻工廠化育秧基地,著力突破水稻機械化育插秧薄弱環節瓶頸問題,提升全區水稻機械化作業水平;調劑中央稻谷生產補貼資金4000萬元,在全區62個縣(市、區)開展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創建;落實7200萬元,獎補單產提升效果明顯的糧油規模種植主體;首次安排9000萬元自治區財政資金,在全區98個縣(市、區)大面積實施晚稻、玉米中后期“一噴多促”和水稻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近350萬畝,輻射帶動廣大農民深入開展秋糧中后期“一噴多促”等田間管理,促進項目區實現水稻玉米單產增加5%左右。
   
  大力打造高產攻關示范樣板,強化集成示范推廣 


  開展主導品種、主推技術試驗示范,組織各級農業技術人員開展“揭榜掛帥”領辦示范片和高產競賽活動,總結推廣一批創高產的綜合性解決方案。自治區組織5個專家組開展包市巡回服務指導,5個廳屬技術單位牽頭包干,打造高產攻關示范樣板,以點帶面推動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今年全區已建成100畝以上集中連片的水稻和玉米高產攻關示范片2377個,示范片面積116.79萬畝。全區“揭榜掛帥”已領辦示范片573個,面積26.43萬畝,參加“揭榜”1068人次,成效顯著。欽州市早稻實割實收測產81塊高產攻關示范樣板田,平均畝產523.5公斤。靈山縣今年晚稻開展水稻高產攻關系列行動,組織石塘等5個鎮的農民參加“擂臺賽”,最高畝產647.4公斤,平均畝產556.3公斤。都安縣集成組裝“大豆種子包衣+營養調控+病蟲草精準施藥”技術模式,示范區實現“兩提高兩減少一增產”(病蟲害防御率、大豆出苗率提高,大豆用種量、農藥用量減少,單產增產),較當地大豆平均畝產增產20%以上。
   
  強化糧食生產扶持,調動地方抓糧和農民種糧積極性 


  ——認真落實中央和自治區惠農資金。每月調度涉糧項目資金支出進度,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與自治區財政廳聯合通報種糧補貼和重點項目實施進度,督促各地加快資金撥付。今年以來,全區累計下達各地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目標價格補貼、雙季稻補貼等強農惠農財政資金共59.81億元。鐘山縣建章立制,實行穩糧資金閉環管理,今年鐘山縣涉糧資金總體撥付進度達99%以上。 


  ——優化糧食生產激勵政策。修訂自治區糧食生產激勵辦法,落實激勵資金1.3億元,對2022年度糧食生產成效突出的51個縣(市、區)進行激勵。各地也積極開展糧食獎補,南寧市對種植20畝以上的糧油生產者進行獎補,2020-2023年實際補貼資金分別為1092萬元、1200萬元、1876萬元和2015萬元,惠及全市糧油規模生產主體2000余戶。 


  加強農業氣象災害應對和病蟲害防控,減少因災損失 


  ——做好農業災害天氣應對。加強部門會商協作,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與水利、應急管理、氣象等部門開展防汛抗旱工作調研,聯合制定統籌調度水資源等8條措施。臺風“泰利”來臨前,派出7個工作組緊急趕赴可能受影響的7個市開展督導,指導各地在臺風到來前完成早稻搶收。10月7日起桂北、桂中局部地區首次出現持續3-4天的寒露風天氣,時間比常年偏晚,多數晚稻已安全齊穗,各地組織開展晚稻“一噴多促”,強化水肥管理,未影響晚稻生長發育。積極向國家申請農業救災資金,已獲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支持1830萬元,并下達各地開展抗災服務。發揮糧油創新團隊、科技特派員作用,組織應急突擊隊分赴受災地區開展服務指導。欽北區大寺鎮屯強村的種糧大戶黃建珠,在農技人員指導下應用防寒育秧技術,實現早播種培育壯秧。 


  ——落實“蟲口奪糧”促豐收行動。及時發布農作物病蟲情報,積極建設農作物生物防治技術示范區及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示范區,獲農業農村部6380萬元支持用于病蟲害防控。今年以來,全區累計防治水稻“三蟲兩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稻瘟病、紋枯病)等主要病蟲害面積3686.7萬畝(次),防控處置率達103%;防治玉米草地貪夜蛾面積316.1萬畝(次),防控處置率124%;全區未出現大面積連片成災現象。


(責任編輯:小編)
下一篇:

岑鞏:新型農機“鐵牛”奔騰 奏響糧食豐產豐收曲

上一篇:

甘肅:做強“土特產”,拓寬“寒旱”路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迭部县| 聂拉木县| 维西| 诏安县| 南漳县| 万盛区| 田林县| 迭部县| 泰和县| 绥江县| 肥西县| 神农架林区| 长汀县| 阳江市| 新野县| 泰和县| 张北县| 平泉县| 蓬溪县| 双鸭山市| 大庆市| 石台县| 宁晋县| 隆安县| 礼泉县| 珲春市| 廊坊市| 宁乡县| 重庆市| 乐都县| 陵水| 磴口县| 卓资县| 邹平县| 建瓯市| 嵊泗县| 杨浦区| 寿阳县| 仙桃市| 喀喇|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