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萬州區47多萬畝水稻陸續成熟,相關部門正組織人員和機械抓緊收割,確保稻谷顆粒歸倉。
走進龍沙鎮何院村,放眼望去金燦燦的稻穗隨風搖曳,大型收割機在田間穿梭,一排排飽滿的稻穗被快速轉動的齒輪卷入“腹中”,一粒粒金黃的稻谷脫“機”而出,田間呈現一派喜悅的豐收景象。龍沙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劍波表示今年龍沙鎮種植水稻兩萬余畝,目前水稻正是收割旺季,龍沙鎮現有本地收割機12臺,跨區作業收割機70余臺,已完成收割面積大約一萬一千余畝。
種植大戶冉世田現種植水稻500余畝,以前他是通過工人收割,費時又費力,現在采用水稻收割機和履帶式運糧車等機械化設備,不僅省時省力,還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冉世田說,近年在龍沙鎮何院村承辦了500畝土地,今年種了500畝水稻,用3臺收割機大約4到5天能收完,相比人工的情況下,節約了8萬元成本。
在水稻收割季,農戶們收割的水稻因晾曬場地受限、陰雨天氣等原因容易導致稻谷霉變、變質等情況,從而影響后續出售。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萬州區多地在今年8月中旬采購移動烘干機,通過移動以及固定烘干機,邊收邊烘,收完就烘完,不再為曬谷問題發愁。種植戶晏興華表示,烘干機好處很多,種莊稼最怕落雨,現在不怕下雨了,以前至少要曬三四天,現在量大的話,十個小時就可以烘干十五噸。
據悉,萬州區是重慶市水稻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區縣,今年,全區水稻種植面積約47萬畝,預計產量23萬噸,水稻單產提升5%,平均畝產達500公斤。萬州區農業部門通過大力推廣水稻新品種和新技術,實施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提高水稻單產,全程機械化作業,助推糧食生產增效。區農技與農機推廣中心農機推廣科劉青表示,目前為止,全區投入水稻收割機500余臺,預計今年十月中旬左右全區完成水稻收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