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自治區農機中心《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百萬農機促雙搶”活動的通知》和欽州市關于抓好早稻“雙搶雙減”工作要求,進一步提高欽南區水稻機械化收割技術水平,7月17日,欽州市欽南區早稻機收減損現場會在欽南區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項目示范基地點大番坡鎮青龍村委何家村召開。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股室、自治區農機中心、欽州市農業機械化推廣站、欽南區農業農村局、欽南區農機中心、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負責人、欽州市裕和農貿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農民專業合作社、水稻種植大戶和農機手等60多人參加。
會議強調,抓好機收減損工作,必須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減損就是增收”的意識,將機收減損作為糧食生產機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要緊緊圍繞收獲機械、機手操作保持良好技術狀態這兩個關鍵要素,緊盯主要糧食作物和“三夏”“雙搶”“三秋”等重要農時,落實落細農機管理服務措施,不斷強化宣傳動員、機手培訓、技術指導、裝備升級、質量管理、政策引導及服務保障,全方位提升糧食收獲質量,進一步降低機收損失。
在水稻機收減損培訓現場,隨著一聲哨響,3名農機手駕駛著相同型號的收割機在水稻田里進行水稻收割作業。隆隆的轟鳴聲中,收割機往來穿梭,短短幾分鐘,金黃色的稻谷便被“一掃而光”。收割完成后,技術人員進入田間隨機撿拾每輛收割機漏掉的稻谷粒,然后進行稱重,從作業效率、作業損失等環節進行綜合評價。
通過現場培訓,大家對開展水稻機收烘干減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收割技能也得到了提高,許多機手表示做好機收烘干減損,是對農戶辛苦種糧的尊重,今后機收作業時“像收自家地一樣”把減損放在第一位,認真調整好機具技術狀態,精細操作,挽回一斤是一斤,把損失降到最低,為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據統計,截至7月17日,欽南區共組織水稻聯合收割機285臺,按機收減損技術指標要求投入作業,完成機收作業面積102900畝,早稻收割完成率達到98.3%,機收減損降低收獲損失率約1個百分點,挽回80萬斤左右的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