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青口鎮二溝村春夏秋冬設施蔬菜種植基地的溫室大棚看到,菜農們忙著給西紅柿秧苗吊秧、整蔓、打杈,西紅柿長勢良好。“按照區農業部門加快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要求,我們基地抓住當前蔬菜生長的關鍵階段,推廣應用‘沼液+配方肥’技術模式,合理布局種植產業,推進循環發展模式和農業綠色低碳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青口鎮春夏秋冬蔬菜基地負責人祁德文介紹。
今年來,我區積極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實施領導小組,應用“沼液+配方肥”技術模式,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綠色種養循環農業,加大對服務主體的引導扶持力度,推進農業綠色低碳發展。
定期報送工作進展、資金使用、實施成效等,因地制宜建立方案備案制、服務與應用主體遴選制、實施情況第三方核查制、資金使用審計制、績效目標考核制等。提升三位一體循環發展模式。在技術服務與指導上,采取科技講座的形式,對從事有機肥生產和糞污收集、處理、施用的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從業人員,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增強服務能力。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對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公司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相關從業人員開展技術指導,提高技術水平,并制作技術明白紙、宣傳資料,免費發放農民學習使用。
通過實施依托原有農田配套溝渠設施的田間沼液低本高效施用工程技術,實現沼液管道化輸送與溝渠灌溉相結合,解決沼液施用成本高、效率低和均勻度差的難題。培育糞污“統一收集、集中發酵、定向配送、機械施用”等環節的社會化服務合作組織,建立綠色種養循環試點面積9.4萬畝以上;提升“1+12+N”三位一體運行模式,制定水稻、番茄等作物種管技術操作規范,帶動區域內技術管理和服務,提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使區域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5%,實現化肥減量施用,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我們基地種植的西紅柿,自從使用沼液沼渣配方肥以來,產量明顯提高,每畝增產大約在3000多斤,而且品質也有很大的提升,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價格也比同類產品高出20%,同時每畝減少化肥使用量200多公斤,節約成本800多元,我們整個基地僅此一項,每年增加綜合效益80多萬元。”談到蔬菜種植前景,祁德文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