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十二月,正是采摘豆杯好時節。
在八步區東融供港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蔬菜基地里,綠油油的豆杯長勢喜人,一群采收工人頭戴草帽,身穿工作服,干勁十足,將采摘好的豆杯放入采摘籃里,兩人分別扛起采摘籃的兩頭,將一筐筐滿載豆杯的菜籃壘放起來,等待裝車。
工人們正在采摘蔬菜
賀州市地處桂東北,是廣西四大“小平原”之一,土地肥沃,亞熱帶季風氣候為這里帶來全年300多天無霜期,十分利于蔬菜生長,是廣西重要的蔬菜優勢產區,也是目前廣西唯一的“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全覆蓋的設區市,素有粵港澳“菜籃子”“果籃子”“米袋子”之稱。
近年來,賀州市堅持以“產業東融”為統領,大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高品質生產基地,探索建立蔬菜東融的新機制新模式,培育發展賀州供港蔬菜新品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引領鄉村振興發展。
八步區東融供港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資料圖)
記者走進八步區東融供港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看到,露天栽培設施蔬菜基地上,自動灌溉、自動施肥、實時測溫等設備科技感十足,讓人目不暇接。這里是廣西最大的露天栽培設施蔬菜供港基地,整個示范區配套建設冷庫、分揀車間、物資倉庫、貨物裝卸區和集散交易中心等基礎設施,將傳統農業與“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有機結合,構建一個“從生產到銷售,從農田到餐桌”的智能化信息服務平臺。
賀州農投正地公司副總經理袁蕊說
我們的智慧農業溯源系統利用最新物聯網技術,通過傳感器檢測溫度、濕度、肥力等,實現實時監控、實時技術指導和遠程施肥灌溉,還可以全程監控產品從育苗到采摘的完整過程,實現溯源,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八步區東融供港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水肥一體化噴灌設施(資料圖)
沃野千里果蔬香,糧豐倉滿農民樂
一望無際的蔬菜基地里
承載的更是百姓的希望
八步區東融供港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通過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的運營模式,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共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2家、家庭農場8家、種植大戶100多戶,輻射帶動周邊850多戶農戶種植供港蔬菜,戶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每年創造供就業崗位1500多個,帶動扶持256戶困難戶實現脫貧致富。
“我們在蔬菜基地上班,每天有200元收入,這下日子也可以過得更好啦。可以說,東融供港蔬菜基地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說著,豆杯采收工人羅良青笑容滿面地將一筐采摘好的新鮮豆杯搬運上車,準備運到分揀中心進行篩選打包。
每天,大概有15噸的豆杯從這里運出,這些打包好的豆杯,經過全程冷鏈運輸和自動送檢等環節,馬不停蹄運送到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僅僅4個小時便能抵達香港,成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菜農在八步區東融供港蔬菜產業核心示范區內采摘新鮮豆杯。(資料圖)
據了解,該基地年產蔬菜3萬噸以上,年產值超過2億元,其中80%以上暢銷我國的粵港澳地區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基地產出產品均統一以“賀州蔬菜”商標銷售,不僅打響了賀州蔬菜品牌,也促進與粵港澳大灣區互促互融、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開辟了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主戰場。
目前,賀州累計建成20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總數位列全區第一。2021年,賀州市實現糧食總產量61.33萬噸、蔬菜產量251.75萬噸、水果產量140.44萬噸、茶葉產量1.57萬噸、豬牛羊禽肉產量18.54萬噸,水產品產量6.65萬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果籃子”“米袋子”地位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