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市法相巖街道辦事處紫甸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攜手共進”服飾公司負責人黃從艷,正帶領員工趕制發往廣東的訂單。
黃從艷也是小區搬遷安置戶。幫扶責任人“因戶施策”為其申請產業幫扶資金后,他創辦公司,為51名安置戶提供就業崗位,人均每年增收3至5萬元。“安置區住宅舒適、生活便利,黨的政策好,日子越來越有盼頭。”黃從艷說。
脫貧攻堅期間,武岡市建成集中安置區18個,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192戶10802人。近兩年,該市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提供產業發展、就業、教育、優化人居環境等后續幫扶,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推行“二包一”聯絡制度,即由1名結對幫扶責任人、1名工作隊員結對聯絡3192戶搬遷群眾,因人因戶落實幫扶政策。全市每年安排涉農整合資金1530萬元,建成后扶產業項目7類289個,以直接幫扶、保底收購農產品、股份合作等方式,帶動搬遷戶發展產業;在安置點建立扶貧車間21個,提供就業崗位2000余個。
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和提升安置小區居住條件。水、電、路、氣、網和有線電視實現“六通”;逐步推進公共設施標準化建設,配套開設愛心驛站、超市、銀行、物流、物業管理等“一站式”服務平臺;新建閱覽室、文娛廣場等,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按照城鎮社區化的標準,在18個安置點配齊“市級+鄉鎮(街道)+駐村幫扶工作隊+安置點管委會”的四級工作專班,實現基層黨組織、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全覆蓋。
目前,武岡市18個集中安置點,有勞動能力的4432名搬遷群眾中4362人穩定就業,就業率98.42%。搬遷戶每戶至少有1項產業增收渠道,人均年增收超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