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西瓜您吃過嗎?京彩1號、月娘等9個品種功能性西瓜在順義首次試種成功,10月下旬起已陸續供應市場。
今年順義區積極引入功能性西瓜,在北務鎮采取藤蔓種植的方式培育,其中8種為實驗品種、1種為示范推廣品種。近日,記者來到北務鎮北務村北京瑞明益農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這里正在舉辦秋季大棚功能性西瓜觀摩會,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區農服中心、區農科所、北京順沿特種蔬菜等基地的專家、相關負責人、種植技術人員正在現場品鑒。北京市特色作物產業技術體系順義區綜合試驗站站長徐茂介紹:“種植小型西瓜是順義區的一大優勢,功能性西瓜比普通西瓜價格高約50%,雖然規模有限,但市場廣闊。”
在觀摩會現場,紅翡翠、美姬、京彩1號、京美2K等9種功能性西瓜被整齊擺放在桌上。它們外觀、形狀各異;瓜瓤顏色豐富,有紅色、粉色、金黃色;口感清脆、肉質細膩。在觀摩會品鑒環節,前來參觀的趙先生贊不絕口:“沒想到秋天的西瓜也這么甜,口感脆、汁液多、味道好。”
“黑皮黃肉的月娘西瓜富含氨基酸,瓜瓤彩虹色的京彩1號β胡蘿卜素是普通西瓜的5至6倍。”徐茂介紹,這些品種因富含氨基酸、胡蘿卜素等,是西瓜界公認的“土豪金”,符合現代人對營養健康的追求。
記者走進北京瑞明益農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18棟大棚種滿了西瓜。在其中一個大棚里面,多種實驗品種分區域種植,藤蔓上系著對應品種卡片。該合作社積極與順義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順義區特色作物產業技術體系順義區綜合試驗站、中國農業大學建立合作,借助專業力量和資源,進行秋大棚功能性西瓜種植,9個新品種均試種成功。該合作社理事長丁瑞明介紹,以前種植普通大西瓜,產值低,市場銷售表現平淡,自從引入新品種,經濟效益比之前高30%,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