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三道溝水庫,只見眼前一片綠意蔥蘢,水光流動,不知是山在水中,還是水在山中,游客們在依山傍水的景色中體會這山水之趣、村落之美,逐漸忘卻城市的喧囂。
三道溝水庫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芳華鎮,水庫的建成解決了當地百姓農田灌溉的難題,在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推動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如此,芳華社區依托沿線絕美的自然風光和古樸村落,將特色生態資源轉化為脫貧攻堅發展優勢,走出一條貧困山區旅游扶貧的新路子。
灌溉難題解,盡享豐收喜悅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可芳華居委會的農業用水卻是一大難題。“以前快要栽秧、栽煙的時候,我們只有等著從蓮花田水庫放水。有兩大問題:一是岔口多,必須派村組干部24小時輪班‘看水’堵口子,否則水會到處流;二是距離太遠、滲漏太大,兩三天都到不了,等到我們這里時,只剩下三分之一不到的水量了。”芳華社區原主任袁付明回憶道。
人工堵漏的“土辦法”勞神費力,卻也沒有將珍貴的農業用水盡數留住,因此,多年來農田缺水始終是芳華人的一塊“心病”。
2016年,芳華社區黨員帶頭,到三道溝村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終于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和理解,水庫建設開始動工。工程總投資4700余萬元,其中中國煙草援建2826.74萬元、地方政府配套1895.81萬元。
2019年5月13日,三道溝水庫終于建成并開閘,將相鄰的蓮花田、小易堡水庫連成一體,形成綜合利用水庫群,聯合供水調度,大力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改善了下游農業灌溉條件,緩解了芳華集鎮供水緊張、人畜飲水困難局面。
現在用水方便了,產業自然就興旺起來。社區黨員干部帶動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精心打造優質烤煙、露天蔬菜、優質水稻、玉米制種等特色產業基地,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帶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年來,煙草助力水利建設、脫貧攻堅從未止步,鄉村振興發展動能不斷增強,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畫卷正在芳華鎮徐徐展開。
吃上旅游飯,整村脫貧致富
游三道溝、攬明月、踏清流、走田園……每逢節假日,芳華鎮三道溝景區便熱鬧非凡。記憶中,十年前的三道溝是芳華最貧困的村子之一,路走不通、水蓄不住,滿是一副凋敝落寞的景象。如今,曾經的貧困山村搖身一變,變成了景色宜人的水庫和景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三道溝水庫的建設和鄉村旅游運營是芳華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戰略。原本閑置的土地和老舊的房屋得以翻修,變成了別有風味的小飯館、民宿小院和商鋪,以陸良特色美食為賣點,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打卡,讓廢棄的村莊煥發出新的活力。
“景區致力于打造出一個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自然風光為基的山區特色景點,平均年總收入達680萬元左右,每年能為三道溝村帶來旅游收益集體分紅15萬元左右。為響應黨的號召,我們針對周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67個,其中扶貧崗位有4個,村里的年輕人都愿意跟著我們干。”旅游景區相關負責人說。
三道溝庫區的28戶農戶也在黨的扶貧政策幫助下,整體搬遷至芳華獅子口村委會,地方政府投入建設了新的房屋,分到了新的田地,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張見云是三道溝村的老村長,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主動申請到景區從事安保工作,巡山排查防火風險是他的工作日常。如今他70歲了,大家都勸他別干了,他卻說:“這工作不難,我還想再干兩年,別看我70歲了,可我身體好著呢!我生在這里,長在這里,離開了始終是不放心。”
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山區”變“景區”,三道溝沉寂多年的山山水水終于被喚醒。水庫和景區的建成,充分展現了地方政府和煙草行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帶動當地農業、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希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