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成品人精品人的区别四叶草,免费观看片在线观看人数查询,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可以下载

客服熱線:05704232298

廬江:“五個提升”推動“兩強一增”

   2022-09-02 廬江縣農業農村局 394 0
核心提示:安徽省廬江縣“兩強一增”行動開展以來,堅持高標準、講究高質量、追求高效率,統籌實施,全面推進,取得了五個方面的階段性成效。

        安徽省廬江縣“兩強一增”行動開展以來,堅持高標準、講究高質量、追求高效率,統籌實施,全面推進,取得了五個方面的階段性成效。

  一是農業科技服務綜合集成能力明顯提升。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選派223名科技特派員駐村服務,建立健全符合農業科技服務需求和特點的科技特派員服務體系,將科技特派員隊伍打造成為“三農”政策宣傳隊、農業科技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帶頭人。高標準打造安農大皖中綜合試驗站,組建六大產業聯盟。整合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科技小院、農業行業首席專家工作室、安農大廬江產學研聯盟和專業科技服務團等力量,創新推廣1個安徽農業大學的研發團隊、1個廬江縣推廣團隊、服務N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1+1+N”點對點科技服務模式。組織高素質農民培訓,助力鄉村人才振興。本年度培訓高素質農民550人。培養專業大戶、科技示范戶和鄉土人才,提高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型、技能服務型的新型農業經營與服務主體的現代農業理念、科技文化素質和生產經營管理技能,提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社會組織科技服務能力。加強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從業人員特別是核心人員、技術骨干的技能培訓。加強科技服務載體和平臺建設。依托合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等載體,創建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服務水平。深入開展“包村聯戶”工作,全縣248名農技人員下沉到基層一線,開展“五個一”活動,通過建立一個示范、抓出一個亮點、服務一個主體、引進或跟蹤一個新品種、一項新技術,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程化、精準化和個性化科技服務。 

  二是農業機械化服務綜合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做大做強農機綜合社會化服務。建設一批水稻育秧中心、糧食烘干中心、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打造同大鎮馬河村稻麥高標準綜合示范基地1.1萬畝。積極培育多元化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生產規模經營者等市場化生產主體,大力推進跨區作業、訂單作業、托管、租賃經營等農機社會化服務,切實提高主要農作物生產的組織化程度。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市場主體進一步壯大、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益進一步提高。深化農機農藝農信融合發展。突破重點作物的薄弱環節和技術瓶頸,創新農機農藝一體化生產模式,加快農機信息化應用,促進農機農藝農信融合發展。推動“五個融合”,即“全行業覆蓋推進與全程服務拓展融合”、“農機服務主體與農業生產主體融合”、“農機生產與應用主體融合”、“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融合”、“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融合”。建立健全農機農藝協作攻關機制,完善農機農藝相互適應的生產技術體系,推進生產技術的規程化、標準化。打造農機農藝農信融合示范應用平臺實施農機精準作業示范工程。全面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實施機械智能化升級,提升全程機械化發展水平。以農機服務組織、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要對象,加快綠色高效農機化技術裝備應用,建立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構建區域化、標準化高效機械化生產體系。重點推廣雙季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單季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小麥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為糧食穩產增產貢獻機械化力量。大力提升農機裝備現代化水平。統籌協調,推進機械化生產與農田建設相適應,著力補齊糧食生產瓶頸區域全程機械化短板,積極推進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保障“農機能下田”、推進“小田變大田”,提升適宜機械化生產耕地比例。加快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應用。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由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烘干、秸稈處理全過程發展,由種植業向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業延伸,由平原圩區向丘陵山區擴展,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農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水平明顯提升。踐行新理念,展開新布局。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化農業產能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保護糧食生產能力為底線,堅持綠色興農、效益優先,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推進改革創新、科技創新、工作創新,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發展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堅持綠色導向,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發展綠色生產面積3萬畝,大力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方式,開展農業綠色發展行動,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逐步把農業資源環境壓力降下來,把農業面源污染趨勢緩下來。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推行“按圖索糧”和訂單化生產,發展優質專用糧135萬畝。高質量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建設巢湖南岸綠色有機農業帶,推進“綠肥+優質稻”種植、果蔬茶綠色種植、水產健康養殖,發展綠色生產,推廣應用間種、套種、輪作和高效節水農業。持續推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堅持抓產業必須抓質量,抓質量必須樹品牌,持續推進農產品質量提升,提高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培育地方特色農業品牌,“廬江大米”、“楊柳荸薺”、“白云春毫茶葉”、“黃陂湖大閘蟹”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繼續鞏固提升“放馬灘龍蝦”“楊柳荸薺”、“田源花香藕”等一批廬江區域公用品牌創建成果。 

  四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收入水平明顯提升。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建立“管控+補償”機制,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建立耕地數據共享、網格化管控模式,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耕地撂荒監測,穩定197萬畝以上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保證75萬噸以上糧食產能。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機制,按照“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加大耕地保護補償力度,強化經營者對土地的投入和管理責任,提高土地產出率。推深做實田長制,進一步健全配套制度,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形成保護更加完善、執行更加順暢、管理更加高效、監督更加有力的耕地保護新格局,實現“數量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的目標。加快農村土地整治、推進5.68萬畝高標準農田和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形成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基本農田,實現基本農田向高效益、高效率可持續發展。推動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構建“量質并重”和“用養結合”長效機制,守住耕地數量和質量紅線,全面實施秸稈還田、深松深翻、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措施,有效提高耕地內在質量。落實農民收入“倍增、擴量、壯大、提升”四大行動,促進鄉村共同富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就地就近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實施農村居民本地就業“121”計劃,常態化開展“四進一促”穩就業行動,發揮公益性崗位的就業保障作用。推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戶”全程土地托管模式,加快土地規范流轉,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比例達70%以上,300畝左右集中連片適度規模經營占比79.5%。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521”行動,打造一批集體經濟強村,20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強村2個,10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強村16個,5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88個。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家庭農場達3049家,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發展,支持合作社提升人員素質,合作社達1203個,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1400個。實施農民工隊伍素質提升工程,培訓農民工5000多人次,新增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5000多人。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與社會力量參與的“8+1”綜合救助標準。全縣城鄉低保由原來的月人均717元提高到月人均806元,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由原來的年11185元提高到年12574元。推動鄉村休閑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鄉村休閑體驗產品。突出綠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態田園底色、守住鄉土文化本色,依托鄉村資源,圍繞多功能拓展、多業態聚集、多場景應用,開發鄉宿、鄉游、鄉食、鄉購、鄉娛等綜合體驗項目。上半年全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綜合收入達35.2億元。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共2.13億元,實施對糧食實際生產者精準補貼。 

  五是農業政策支持和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建立縣“兩強一增”行動聯席會議制度,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統籌推進“兩強一增”行動,成立項目辦、指導組、工作專班,建立任務清單化、指標項目化、閉環式工作機制和定期督查、定期調度、定期通報制度。推動落實金融服務、財政稅收、用地等扶持政策。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安排不少于10%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建立“兩強一增”行動專項資金,爭取市鄉村振興基金股權投資縣重點農業產業項目。加強土地出讓收支預算管理,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達到10%以上。推動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八大工程”貫徹落實,提高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和信貸滲透率。


(責任編輯:小編)
下一篇:

岑鞏:新型農機“鐵牛”奔騰 奏響糧食豐產豐收曲

上一篇:

農業農村部部署開展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綠色通道和 聯合體試驗專項整治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北区| 合阳县| 衡山县| 泸溪县| 出国| 嘉荫县| 准格尔旗| 建德市| 新竹县| 曲靖市| 尤溪县| 昂仁县| 永安市| 分宜县| 湘阴县| 花莲市| 松桃| 景泰县| 奉化市| 大田县| 清苑县| 阿合奇县| 永嘉县| 云林县| 保靖县| 普陀区| 千阳县| 济南市| 沁源县| 南宁市| 星子县| 大方县| 河北区| 望江县| 探索| 乌兰察布市| 娄烦县| 读书| 南部县| 襄樊市| 临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