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專家評定組拾取稻穗,對農機手收割的水稻進行實時測損。
“不漏一穗,機收減損,顆粒歸倉!”
“農機是致富的工具,安全生產是幸福的保障。”……
清早,婁底市第三屆農機技能大比武活動現場熱火朝天。農機手們將水稻收割機開足馬力,在陣陣轟鳴聲中展開角逐,行走、收割、調頭等環節一氣呵成,展現精湛的技術水平。
當天,6支參賽隊伍、24名來自農機專業合作社及農機大戶的農機高手參賽,比武技能分設農機維修和水稻機收減損兩項內容。在水稻機收減損比賽現場,專家評定組對機手作業過程全程監督,對收割時間、水稻割茬高度等數據實時監測。裁判組按照作業效率、收獲損失率、留茬高度等方法嚴格公平地測定。
截至目前,我市已經連續3年舉辦農機技能大比武活動。舉辦技能比武活動,是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切實抓好2022年全市糧食生產,加快農機生產、推廣、使用的有效措施;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高農機操作技能,推動全市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實際行動。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轉型升級這根主線,加快推進農機化服務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機械化作業正逐步成為農業作業主流,全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我市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6.6%,油菜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2.3%,全市舉辦新機具新技術現場演示會及培訓班23場,推廣應用高速插秧機92臺、有序拋秧機65臺、旋耕機123臺、拖拉機87臺;在第十二屆“湘博會”上,我市共使用國家補貼資金5000余萬元,市級累加 補貼資金1600萬元左右,農戶現場購買大中型農機具3317臺(套),成交金額2.18億元,交易額比上屆增長5.3%。
“我快50歲了,擁有8年的農機操作經驗,連續3年我都參加了比賽。”“重要的是機收省時省工,給我們農民帶來了更多便利,糧食增產的同時提高了效益!”新化縣石沖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機手羅孝喜高興地與記者分享。
“以前大家都不敢買這種大型收割機器,主要是買回來不會操作,還得等廠家派專業人士來操作,那哪等得起啊?農忙才那么幾天,搶收不及時就會造成稻穗損失!”“現在好了,每年農機部門都會鼓勵開展培訓,進行技能比賽,我們自己也能成為農機手了,還會憑本事拿到巨額農機購買現金券,大家熱情高了,就等著增收增產,多好啊!”幾位農機參賽選手開心地閑聊著。
市畜牧水產和農機事務中心主任邱勝平表示,全市農機系統將以此次技能比武為契機,加速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應用步伐。同時,切實加大農機科教培訓力度,增強廣大農機手的專業技能和操作水平,培育一批愛農機、善鉆研、技藝精的“農機工匠”。下一步,全市農機事務系統將進一步拓寬思路,強化措施,扎實推進農機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