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培奇 王帥杰)去年底,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十四五”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明確了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方向、工作重點、實施路徑,提出了構建“一區兩帶三山”的發展布局,部署了9項重點任務、62項重大工程。日前,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就“一區兩帶三山”的發展布局作了詳細介紹。
“一區”即黃淮海平原和南陽盆地現代化糧食生產功能區。黃淮海平原和南陽盆地覆蓋100多個縣(市、區),多數是糧食生產大縣,河南省7845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1030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90%以上部署在這一區域。“十四五”期間這一區域的發展重點:提升農業裝備水平,建設高標準農田,實現物聯網、數字農業、高效節水、氣象服務等現代化農業設施的規模化應用;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建設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等重大科技平臺,組建神農種業實驗室,打造“中原農谷”;推動“三鏈同構”,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中國(漯河)國際食品創新產業園,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兩帶”就是沿黃和南水北調沿線農業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帶。這兩帶既是河南省重要的農產品產區,也是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十四五”時期,河南省將積極對接國家戰略,推動沿黃和南水北調沿線農業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造綠色農業和美麗鄉村的“十字帶”。這一區域的發展重點: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旱作農業和生態循環農業,突出“以水定產”,推廣滴灌、微灌、水肥一體化等模式,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建設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做優做強農牧業,以優質專用小麥、花生、草畜、林果、水產等為重點,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美麗鄉村,保護和利用優秀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通過優勢再造,推動鄉村振興,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帶。
“三山”就是大別山、伏牛山、太行山特色產業優勢區。“三山”地區特色農業、生態、文旅、紅色等資源豐富,是河南省重要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生態屏障和革命圣地。“十四五”時期,要依托地區資源優勢,把特色資源變成支柱產業,把紅色資源變成“金字招牌”。這一區域的發展重點: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培育壯大雜糧、畜禽、茶葉、林果、中藥材、油茶、淡水魚等,積極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把一批地理標志農產品打造成河南符號;發展全域旅游,擴大生態旅游,培育紅色旅游,發展歷史文化旅游;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三山”地區作為河南省脫貧人口集中地區,要統籌用好銜接資金,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增加脫貧地區農民收入。
“十四五”時期,河南將通過構建“一區兩帶三山”的發展布局,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促進要素向優勢區域布局,打造美麗宜居的鄉村空間,構建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優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空間,奮力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和幸福美好農民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