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橘柚,是一種吃了一口,就一輩子忘不了的水果。”正值甜橘柚采摘、銷售的黃金期,位于麗水慶元屏都、竹口等地果園里的“黃金果”,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實施‘對標歐盟·肥藥雙控’政策,我們確實經歷了陣痛期,但近年來,甜橘柚價格隨著品質一路水漲船高,證明這項政策是對的。”慶元外婆村甜橘柚品牌區域代理經銷商蔡建東說。
“對標歐盟·肥藥雙控”,是一場麗水全域農民對于生態農業的自覺追求,更是一場麗水品質農業的迭代革命。
2018年,麗水提出“要建立國內領先,比肩國際的‘麗水山耕’農業區域公共品牌認證標準體系和溯源管理體系,要拿出最嚴格的農藥化肥準入標準”的工作要求。此后,市農業農村部門全面開展了農藥化肥嚴格管控行動。
放眼全球,歐盟的農藥法規是世界上最嚴格的農藥法規之一,麗水在全國率先提出“對標歐盟·肥藥雙控”。按照“五個最嚴”舉措——在國內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
麗水市持續開展農藥禁限用研究,制定了4批共152種禁限用農藥品種,完成歐盟撤銷登記并列入建議清單的105種農藥全部禁限用,同時,提出替代農藥目錄共112種滿足生產需求。
以標準為切入口,麗水市進一步提高農藥化肥準入門檻。制定的《麗水山耕:農藥安全使用規范》,對于農藥的選用設置了高于歐盟瑞士及國家綠色食品標準的要求,在肥料限量指標新增了“典型獸用抗生素總量、銅、鋅”三個指標,高于國家有機肥的要求。
有了最嚴標準,麗水又輔以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促進農藥化肥從銷售到使用的全流程精密智控。
“您好,購買肥藥需要實名登記,請您出示一下身份證。”如今,走進麗水市域任何一家農資店,每一個購買者都被要求如實登記真實信息,并錄入農資經營銷售系統。
麗水應用升級“肥藥兩制”改革數字化管理系統,建立“對標歐盟·肥藥雙控”全域在線監管場景應用平臺,全程對農藥化肥銷售、使用、回收等環節進行監管,全市651家農藥化肥經營主體全部安裝農資信息化監管系統,到2020年實現了農業投入品“進—銷—用—回”全周期閉環管理。
“全國每八根茭白,就有一根產自縉云。”縉云種植的茭白,對標歐盟標準實現減肥減藥,過硬的品質讓縉云茭白打入了品控嚴苛的歐盟市場。
有了扎實的農藥化肥嚴格管控體系之后,我市通過分析研究歐盟農產品(6.280, -0.02, -0.32%)的貿易流通、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和重金屬限量等情況,從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中,選取了茶葉、稻米、甜橘柚、茭白、干香菇和干黑木耳共6類首批產品,制定標準、示范推廣。
麗水市還以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試點市為契機,制定一套從產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管理標準體系。“麗水山耕”所建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統,消費者可通過掃描商品上的溯源二維碼,實現產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
麗水云和清江生態龜鱉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卜偉紹感觸頗深。“以前我的甲魚賣不出麗水。現在,全國除了西藏外,所有省份的消費者都能吃到我的甲魚。”他說,有了溯源體系的加持,每公斤有機甲魚賣出了600元的好價錢。
“農資越環保,補貼比例越高。”在遂昌黃沙腰鎮黃沙腰村德文農資店里,店主黃昌坤說,農民在購買政府指定的有機肥、復合肥、農藥等農資物品時,憑惠農卡可享受到10%至100%的折扣。
“綠色惠農卡”補貼比例重點向有機肥、畝用量少、高效低毒的綠色防控物資傾斜,讓“綠色防控”理念深入人心。新路灣村村民張金長種有40畝雜交水稻,有了惠農卡購買有機肥、草銨膦等農資,一年至少節省2900元。
到2020年底,麗水全市高毒及禁用農藥退市率達到100%,農藥化肥使用量分別較2017年減少17.68%、14.86%,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麗水山耕”農產品的農藥使用規范全面與歐盟接軌,全市農藥化肥管控達到或超過歐盟標準。
去年底,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邀請了國家農業農村部專家組對麗水市進行專項檢查評價,在取樣驗證、現場查看等基礎上,評價麗水市的“對標歐盟·肥藥雙控”工作,“是全國農業品質化轉型的有力探索,區域農產品全程控制的解決方案,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最佳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