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響水縣南河鎮昌盛村,生機勃勃。彥銘家庭農場負責人馮海峰站在田埂上,望著青翠欲滴、長勢喜人的西蘭花,滿臉喜悅。“這些天外地的客商主動上門收購西蘭花,每斤要賣到三四塊錢。”馮海峰高興地說,如今坐在家門口賣西蘭花,每天客戶收多少就現采多少。
馮海峰原來在外做生意,3年前,他返回家鄉在昌盛村種西蘭花,到今年已種了500畝西蘭花。“我現在用的水肥一體化,都帶著滴灌,每畝地定植3000棵,正常一畝地凈收入在3500到4000元。”馮海峰介紹,經過幾年發展,農場從過去的追求數量,轉為采用較先進的西蘭花科學種植管理技術,以優良品質贏得市場。
“我們這里長出的西蘭花球形勻整,球面上的粒子細小均勻、色澤碧綠,口感清爽,非常暢銷。”南河鎮農業農村局局長王龍生介紹說,響水西蘭花名聲在外,不僅大量供應國內各地市場,還直接出口到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地。“但西蘭花在常溫下極易變黃,采收后必須立即轉入低溫條件,否則很快就會失去商品價值。”
為解決這一難題,昌盛村用產業強鎮示范建設項目資金、產業富民項目資金和省扶貧資金建起了四座冷庫,用于蔬菜的初級分級、臨時存貯、保鮮。
來自浙江臺州的種植大戶葉恩君在響水已近十年。今年他在響水種植了1400多畝西蘭花,還有一個近3000立方米的冷庫,同時加工產品出口韓國、新加坡等地。談起西蘭花銷售,深諳經營之道的他說,西蘭花和一般農產品一樣,容易受市場和季節性價格波動的影響。“冷庫是關鍵,不光是保鮮,市場價格低的時候,可以把西蘭花冷藏起來,等到價格高的時候再銷售。”葉恩君說,目前已基本站穩西蘭花國際市場,訂單越來越多,今年西蘭花銷售額達150萬美元。
昌盛村通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主攻高效農業和綠色生態農業,逐漸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富民新路。總投資3億元的萬銀食品有限公司已落戶昌盛村,建成5萬噸蔬菜留置凍結生產線、保鮮蔬菜生產線等,帶動村民200人就業。
“在我們昌盛村,愿意打工的就出去打工掙錢,不想打工的就在家里種西蘭花,西蘭花一畝凈賺四五千元沒問題,一兩年就跨入小康行列了。”昌盛村黨總支書記陳兆華說,不僅要讓群眾增收致富,還要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昌盛新型社區一期已建成146戶兩層“小洋房”,新型社區全部建成后,可入住660戶,其中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困難人員和困難殘疾人家庭等四類人群優先入住。“黨的政策真是好,原來我家是5間小瓦房,一共才88平方米,現在換成小別墅,也不過再添四五萬塊錢,房子特別敞亮,我很滿意。”昌盛村民陳兆喜滿臉笑容地說。記者 楊亦周 見習記者 程偉
村情概況》》》
昌盛村位于響水縣南河鎮西北邊,南鄰薛蕩村,西與雙港鎮洪南村接壤,北與陳家港鎮合心村毗連,東靠興南村,省道326貫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全村5個村民小組共2242人,耕地面積2308畝,特色產業為西蘭花,九豐農博園、萬銀食品有限公司已落戶昌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