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10月29日消息(記者張偉 劉昱)2021年10月22日至26日,第28屆楊凌農高會在陜西楊凌舉辦。本屆農高會為期5天,以“科技創新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支撐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主線,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舉辦一系列活動。
第28屆楊凌農高會在陜西楊凌召開(央廣網記者 劉昱 攝)
連續舉辦28屆農高會,人們不禁要問,如此規模盛大的農業盛會究竟能給陜西農業發展帶來怎么樣的啟示?
技術新 助力產業新
在本屆農高會現場,陜西糧農集團帶著多種新技術、新產品在農高會現場展示,這些技術既體現了企業的實力,也展現了糧農領域的發展成就。
陜西糧農集團展位(央廣網記者 舒隆煥 攝)
據陜西糧農集團副總經理王生林介紹,2021年,依托秦創原國企創新中心,陜西糧農集團新建秦創原陜西糧農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立足企業,圍繞糧農集團現有產業難點、堵點進行技術攻關,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金融與社會資本共同參與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孵化、轉化,推進農業新技術應用推廣、農副產品深加工和食品產業升級,在區域發展和鄉村振興中當好主力軍。
在楊凌農高會現場,新型遙感無人機、智能化噴灌系統、智能化蘋果套袋機器、最新的育種技術,這些新鮮“產品”不斷地刷新著人們對現代農業的認知。
有人曾經這樣說過,楊凌農高會匯聚國內外農業領域的高新技術、先進理念和前沿工藝,引領“三農”工作發展,促進科技與農業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植入科技“芯”。
長期關注農高會的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村干部(農民)發展學院、鄉村振興學院院長黃璞用“收音機”來比喻農高會平臺。
在黃璞看來,農高會是收音機,它把農民、農村、農業一線的聲音收集了起來,讓農技推廣人員、涉農科研人員、各級政府更真實、更直接、更真切地聽到三農的的聲音,讓科技推廣人員更加明確了科技推廣的方向和路徑,以需求為導向不斷推動三農工作上臺階。
符征波是陜西一家節水灌溉企業的經理,在參觀者饒有興趣地參觀他們企業設置的模擬節水系統時,符征波不時上前講解。“我們這套系統匯聚了目前鄉村產業灌溉應用的各個領域,技術都是比較成熟的技術,之前小范圍應用,如今可以實現規?;瘧茫梢詾榻窈蟮泥l村產業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技術代表著中國未來農業的潛力和深度??萍假x能,可以從農業各個環節提升農業的效率,讓農業生產以低成本、高效能回報農民。
農產品展示(央廣網記者 張偉 攝)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西安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王征兵已連續20余年參加農高會,他認為,農高會幫助陜西農民把更多的好產品推廣出去,讓陜西好的農產品被外界了解,也讓陜西農民更好地了解國內甚至世界前沿的農業技術并將它們引進種植。同時農高會也是一個技術交流的平臺,陜西新的農產品技術通過農高會走出了陜西,省外甚至國外的新技術來到了陜西,技術的交流讓陜西農民甚至農業管理者拓寬了眼界。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參觀者既是職業農民,也是致富帶頭人。不少參觀者告訴記者,來楊凌農高會就是想看看目前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怎么樣?當下流行的農業技術市場化應用究竟如何。
對于不少農村職業農民而言,他們是引用農業新技術的引領者,對于廣大農民而言,他們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可以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楊凌農高會,正是這些職業農民挑螃蟹的汪洋大海。
未來,隨著一批農業新技術通過楊凌農高會的展現,一個個成熟的農業技術在三秦大地不斷落地生根。技術引領產業,未來農高會上的新技術將會為陜西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理念新 助力鄉村興
“農高會把科技務農、科學經營的種子播在了農人的心田上,讓農人的科學思維不斷提升、科技眼界不斷開闊、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市場意識不斷增強、品牌觀念逐步形成。”黃璞這樣闡述農高會帶來的理念創新。
在楊凌農高會B館內的農村改廁產品技術展廳,各類的農村廁所新技術也讓人大開眼界。來自寶雞的參觀者李虎賢告訴記者,從來沒看到過農村的廁所處理會這么先進,可以適應各類家庭,確實很適合在農村推廣?!皫幚聿缓?,鄉村沒辦法美麗。理念不與時俱進,發展就會存在差距?!?/p>
鄉村要發展,廁所既是痛點也是難點。廁所好不好,既關系到村容村貌的整潔度,也關系到村民生活理念的革新。小廁所背后牽扯的是鄉村振興的大理念。
農高會展館(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賴作蓮用4個“促進”來看農高會,她認為連續舉辦28屆的楊凌農高會促進了農業科技水平不斷進步和提高、促進了農民和農人整體素質及經營能力的不斷提升、促進了農村面貌不斷改善,農村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要了解農高會的好處,務必要跳出陜西來看。記者曾參加“走出楊凌看示范”采訪活動時遇到這樣的一個鮮活的例子。
“通過近幾年參加楊凌農高會,企業的產品銷量連年翻番,產品推廣應用面積和帶動農民增收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企業發展見到了實在的好處?!焙笔∫瞬形榧覎弲^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植保事業部總經理助理楊華這樣形容楊凌農高會帶給他們的巨大變化。
“我們與農高會的聯系一直很緊密,借助農高會,我們尋覓到很多優質零售商資源和優質用戶資源,站穩了西北市場。”楊華介紹,連續幾年參加農高會,不僅宣傳了企業品牌,收集了市場信息,還開拓了西北市場。
不僅如此,農高會也增加了陜西農民致富的渠道,王征兵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有一年農高會上,來自河南的一位種植戶在當地種植了2000多畝獼猴桃,他想在陜西以年薪10元到15萬的待遇聘請獼猴桃種植方面的“土專家”去河南進行技術指導。
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理念的革新,讓很多農民從種植者變成了技術傳輸者,從種植大戶變成了我們熟知的農村“土專家”。這樣的“土專家”在陜西很多農產品種植明星村并不鮮見而這些技術能手的頻頻出現農高會的貢獻也不小。
鄉村的發展離不了鄉村帶頭人輻射帶動,一個鄉村致富人的成果,帶動的可能是整個村莊理念的改變。
今年農高會現場,寶雞展區的參展商李立剛帶著他們的優質蘋果前來參展?!懊磕贽r高會,我都會來參加,因為在這里既能宣傳自己的產業,也能得到想要的信息?!?/p>
2015年,李立剛又在楊凌農高會上找到一家農業科技公司,投資七八萬元給自己的蘋果園配套了水肥一體化設備。如今,李立剛的“封神臺”牌蘋果主打高端市場,一盒12個裝的蘋果售價180元,平均一個蘋果售賣價為20元。
一個售價20元的蘋果,足以讓李立剛成為周邊果農的“偶像”。通過技術的革新,改變蘋果的種植模式,讓好蘋果賣上好價格,這種實在的效果遠遠勝過給果農講幾堂課。
在農高會百名專家服務團咨詢現場,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村干部(農民)發展學院、鄉村振興學院院長黃璞感觸頗深,現在農民咨詢發生了一些變化,從以前的咨詢技術到現在咨詢產業發展趨勢明顯加強了。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有序開展,農民的理念和想法也越來越與時俱進了。
國際范 讓陜西更開放
近年來農高會呈現出國際化趨勢越來越凸顯、鏈條化越來越明顯、高端化越來越顯現的特點。
在黃璞看來,“農高會越來越高端化,包括需求的高端化、參會人員的高端化和展會的層次和內容高端化。比如最初參會人數中農民居多,現在經營主體、涉農干部、龍頭企業、投資機構等比重越來越大。起初農科服務人員以技術人員居多,現在農高會上科技服務人員中‘產學研’一體、‘產教研用創’融合的專家比重在逐年提升。從最初的‘農村市集’到‘云大物移智’集體呈現,農高會步步登高?!?/p>
福建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市場推廣部經理洪禎榮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做的是農業往工業化發展,再往后就是要智能化、無人化。我們(的技術)不管是跟中亞國家還是歐洲(開展合作),農高會一定是一個非常好的展示窗口,都可以找到很多跟海外客商合作的機會。
楊凌農科展區(央廣網記者 劉昱 攝)
農高會對于很多參會者而言,更是一次了解農業方面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的機會,不少先進的國際新技術、新理念,不僅展現了農高會的國際范,更展現了陜西向西開放的姿態。
“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建成投用。上合組織農業基地經貿投資促進中心揭牌運行,俄羅斯聯邦總商會、亞美尼亞中國關系發展中心、亞歐國際物資交易中心等3家機構首批入駐。上合農業基地中烏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在烏茲別克斯坦揭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人才培養基地、中國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烏茲別克斯坦現代農業技術創新示范基地同步掛牌?!鞭r高會期間,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外辦副主任張學明如數家珍。
王征兵告訴記者,農高會提升了陜西農業國際化的水平,第一年參加農高會時幾乎全是國內面孔,近十年農高會能見到的外國友人越來越多了,國外的展臺也越來越多了,陜西與國外前沿農業技術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通過農高會陜西農產品與國外農產品的貿易半徑也在擴大。通過農高會不少國外先進技術和國內的先進研究成果進行了密切的交流。
農高會期間,一批重要平臺建立,為高水平發揮上合農業基地作用搭建了重要通道。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的5家海內外園區作為上合農業技術實訓基地在農高會期間揭牌,集中展示農業科技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為學員提供實訓實操指導,促進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在上合組織國家乃至更大區域推廣應用。
10月26日,第28屆楊凌農高會落下帷幕(央廣網記者 劉昱 攝)
記者從楊凌示范區管委會獲悉,近年來楊凌示范區主動布局,先正達、美國嘉吉、加拿大麥肯等全球頂尖農業企業落戶楊凌,招引德國薩諾、荷蘭林德森等85家涉農外企扎根聚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3國投資貿易服務中心落地運行,國際產能配置與合作空間得到極大延伸,楊凌示范區進出口總額“十三五”期間達到36.7億元,出口額年均增長50%。
2015年5月,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與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會簽訂了合作協議,確定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圖爾根尼建設中哈現代農業產業創新示范園。該創新園規劃面積200公頃,主要開展小麥、玉米、油料作物、蔬菜、苗木等品種示范和設施大棚、節水灌溉、農資機械等技術推廣等工作。
目前,楊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海外示范種植面積超過25萬畝,技術成果示范帶動超過450萬畝,在溫室技術、花卉種植、牧草繁育、油料加工、節水技術等領域贏得當地高度好評。
10月26日,第28屆楊凌農高會落下帷幕。本屆農高會的圓滿舉辦也讓不少業內人士對下一屆農高會有了更高的期許,技術的創新、理念的革新和國際朋友圈的逐漸擴大,給了農高會更多的破圈機會,也讓楊凌引領農業未來發展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眼楊凌,千年農耕。乘著時代的機遇,在楊凌這塊土地上,期待農高會這個品牌展現出更大的魅力,帶給人們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