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臨門,滿堂如春。
除夕當天,家住惠水縣好花紅鎮的姚勇軍拿出一副嶄新字帖,身手敏捷地攀上將近3米高的農用拖拉機,一把拉開駕駛門坐進去,雙手把紅紙展開,小心翼翼將它貼在車窗玻璃上,四指并攏反復撫平。陽光透過玻璃將“開工大吉”四個字映射到車內,姚勇軍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說道:“每年都會換一副新的,干這行嘛,都圖個出入平安、大吉大利?!?/p>
農歷初八,是姚勇軍給自己定的開工日子。自去年年底犁地完工后,姚勇軍早就盼望著春耕春種的到來了:“春節后,很多農戶都會種一些新的作物,等到3月又是烤煙地種植,我們開農機的都得提前作準備?!?/p>
春耕備耕是全年農業生產的基礎,對于確保糧食安全和農作物豐收至關重要。
在甕安縣,這場“預備戰”更是提前到了去年年底?!拔覀儺Y安縣農機協會12月底成立,剛好趕上今年春耕的時間,好統籌調度全縣的農用機,為新一年的耕種和收獲打好基礎?!碑Y安縣農機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林麒介紹,為了合理優化配置全縣農機資源,春節前協會成員就走訪了全縣周邊的各個鄉鎮,并按區域劃分,提前做好農機安排。
備春耕,就是搶時間。
“等到春節假期結束后,我們再深入到村一級去,再摸排一次需要農機的情況。目前,我們甕安準備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大約是3.5萬畝,實地調查適合農機耕種的有1.6萬畝。前些年到點播的時候得去湖南借機器,這幾年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了,縣內的機器調動起來就完全足夠,協會也在積極吸納更多的個人和合作社加入進來,為鄉親們做好服務?!绷主枵f。
好事逢春,農機整裝待發。
在地處烏蒙高原東部的黔西市,春天的風,已提前吹到了烏江畔。黔西市富勝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蘇林,是農業農村部認定的首批“土專家”,也是全省有名的農機手,在他這里多大的“家伙”都能玩轉。
“我們在金碧鎮有2000畝基地,主要用于新農機試驗,所以我們也能優先用到國內最新最先進的農用機。在貴州,中型農機的使用率會高一些,然后是20-30斤重的播種機,很好操作,手推著可以一邊播種一邊施肥,充一次電可以播50畝地,我們經常借給周邊農戶去用,他們可喜歡了?!碧崞疝r用機,杜蘇林口若懸河。
杜蘇林所在的合作社,目前有150多臺機器已經陸續完成保養,2月開始,新的耕種便要展開。截至去年年底,杜蘇林已帶領合作社社員在畢節地區完成農田翻耕耙地40萬余畝、機播3萬余畝、植保15萬余畝、糧食收獲20萬余畝。
在貴州高原,農業現代化正在一步步推進,農業機械化也在加快升級,有效推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轉型升級,層出不窮的智慧農機,正在“慧”就現代農業新圖景。
縱觀全省,各地也在“ 厲兵秣馬”蓄勢待發,為春耕馳騁萬里沃野,播撒下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