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國1‰的淡水、1.7‰的土地,貢獻了全國7.2‰的糧食、15.7‰的蔬菜,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米袋子、菜籃子、果園子和種子庫……山東省濰坊市在農業總產值超千億元后,正瞄準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不斷拓展“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新內涵,深耕農業產業化,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并為全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積極探路。
農業現代化闊步前進構建產業新體系
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改革開放以來,濰坊市因先后創造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經營等經驗,鑄就了農業發展的輝煌時代。
“以農業產業化聞名全國的濰坊市,2020年農業總產值首過千億元,達到1038億元,這在全國地級市極為罕見,說明濰坊農業現代化已發展到較高程度?!鄙綎|省農業專家顧問團成員劉同理說。
濰坊農業迅速發展的本質是產業化。濰坊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常祖領說,濰坊順應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推動三產深度融合。當地老牌商業企業中百大廚房,上游連著70個蔬菜基地和全國各地30多個水果基地,下游連著700多家實體店和網店,實現了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無縫對接。
新型經營主體等新力量異軍突起。濰坊家庭農場8949家,農民合作社22958家,在全省遙遙領先。山東省現代高效農業10強民營企業,濰坊占了3家。
科技創新成為農業產業發展中的中堅力量。當地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67%,國產蔬菜品種市場占有率達70%。壽光市旺林農業研發的戴安娜番茄,普通番茄價格不到2元時,它的終端零售價已達20元。
此外,濰坊建成了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等一批“國字號”創新平臺,設立30多家農業“院士”工作站;建成智能化大棚3萬多個,智慧大棚發展到第七代,通過手機就能遠程控制施肥、澆水和溫度、濕度等,畝均增產30%以上。
聚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涌現領先新業態
壽光蔬菜、青州花卉、諸城畜產……記者在濰坊發現,當地注重培育縣域特色農業,形成了糧食、蔬菜、畜禽、花卉、苗木、果品、種子、農機等八大優勢產業集群。蔬菜、畜牧、農機三個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產值均超過千億元。
“縣域經濟特色的形成是深耕產業化的結果,建立在尊重農業傳統的基礎上,順應了濰坊南部山區、中部平原、北部沿海的地理結構;尊重市場規律,從追求產量到追求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結構調整;尊重基層,多年來濰坊以包容審慎的態度對待創新?!睘H坊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于加斌說。
“安裝了智慧餐廳云平臺,家長可以根據口味、營養在線給學生配餐,學生到食堂只需要刷臉,飯菜很快就能到位。”位于諸城市的山東惠發集團總經理助理魯金祥說,當前公司新業態平臺已經覆蓋服務70多萬學生,逐步向餐飲食材供應服務型企業方向轉型。
諸城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孫煒說,依托惠發、得利斯等龍頭企業,大力推行中央廚房團餐定制模式,當地加快食品產業向高端化、融合化、品牌化轉型,推動企業由加工型向“生產+服務”型邁進。
“新產業、新業態做大做強了縣域經濟。”濰坊市市長劉運說,各縣市區結合各自實際打造了一批新亮點,形成了多點發力、特色各異、全域均衡發展的格局,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在濰坊各個縣區不斷涌現。
構建新型城鄉關系 日漸步入新階段
走進壽光市化龍鎮板橋村,干凈整潔的村路、瓜果飄香的庭院……村莊的“高顏值”令人心曠神怡。村民紀作農說,現在村里衛生環境很好,廣場花園都有,和城市比也不差。
“城里人買房,還要向農村的‘富親戚’借錢,在壽光司空見慣?!眽酃馐形瘯涄w緒春說,這些年,農民錢袋子越來越鼓,城鄉收入差距持續縮小。
濰坊構建以城帶鄉、以工促農新型城鄉關系,通過工商資本推動產業振興。當地多地打造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等項目主要來自城市資本投入。
當地始終把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作為創新提升“三個模式”的重要標準。針對“人、地、錢”領域進行改革,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機制障礙,為推動全面振興提供不竭動力。
濰坊市委書記田慶盈說,濰坊把“三個模式”從單純產業經營升華為鄉村全面振興,深耕產業優勢與補齊農村短板并舉,建設好現代農業強市和美麗宜居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