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收割機確實效率高,我這塊2畝的稻田,不到半天就收割完了,而且算下來比請人工還劃算!”8月21日,江津區四屏鎮四面村村民馮澤超高興地說。當天,四面村為壯大集體經濟引進的收割機正式投用,農業的現代化讓這個小山村“炸開了鍋”。
“這個機器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龐大,操作靈活,非常適合我們這些山區丘陵地帶的收割。”
“以后用農機就更方便了,還能省時、省力、省錢。”
“我們的村民都可以免費來學習操作”
在四面村七星臺社,村民們熱情高漲,大家都為本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施高山丘陵小型適用農機社會化服務項目叫好。收割機一到場,大家都對學習操作技術充滿了興趣。
據了解,為切實解決本村地多人少、勞動力成本高的問題,不斷推進農業現代化,四面村今年實施了近70萬元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項目,通過集體經濟購買微耕機、收谷機、割草機、粉條加工機等設備,以租賃等形式幫助本村村民及高海拔地區的其他鎮村進行農業生產、加工,以此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現在用收割機,比以往請人工打谷每畝要節約成本三百余元,而且請人干一天的活,現在機器不到半天就完成了。”村民楊文均當天在試用了收割機后興奮地說。
大家也算起了明白賬,本次村集體購買了5臺收割機,共計投入資金21萬余元,在收割旺季,每臺收割機每天收谷8至10畝,收割租賃費每畝近300元,基本一年就可收回成本,以后收谷服務項目可每年為村集體增收約15萬元。
“收割機的投用,讓我們村邁出了農業宜機化改造堅實的第一步,以后我們的耕種機、粉條加工機等還將陸續投用,在助力服務村民產業發展的同時不斷壯大本村集體經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四面村黨總支書記李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