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是水稻收獲旺季,在鼎城區天水農機專業合作社,13臺收割機每天不停地作業,11組烘干機械不停地運轉,為周邊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相比傳統農戶人工割稻,在曬場“曬糧”的方式,其工作效率和降低糧食損耗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收割運輸一條龍服務
“今年合作社已完成水稻機收面積近2萬畝,烘干糧食4000多噸。割得出、烘得好,做好‘一條龍’服務,相當于每畝增收10公斤糧食,也有助于賣個好價錢!”合作社理事長匡松國向記者介紹。
鼎城區天水農機專業合作社位于鼎城區謝家鋪鎮鹿角坪村,擁有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先進農機裝備94臺(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機9臺(套)、履帶式旋耕機16臺、高速插秧機8臺、拋秧機5臺、聯合收割機19臺、植保飛機3臺、化肥深施機13臺、工廠化育秧設備10套、烘干機11臺日處理烘干能力220噸,合作社還建有一個農機維修服務站,為附近9個鄉鎮農業機械提供農機維保服務,提高了機械的作業效率,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化農機裝備體系。
稻谷當天收割當天開始烘干
目前,合作社共入股土地面積5610畝,流轉水田面積3119畝,土地托管面積3900畝,經營土地面積達1.26萬畝,年水稻種植面積達1.9萬畝,糧食總產量常年保持在8500噸以上。合作社大力推行“機收、運輸、烘干、銷售”糧食不落地“一條龍”服務,有效解決水稻無處晾曬和公路曬糧引發交通事故和水稻二次污染問題,以優質服務讓農民省力、省時、省心、省錢,為實現糧食安全生產、農民豐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農機力量。
農機維修服務站工作人員維修收割機
市農機事務中心負責人介紹,糧食從田間到餐桌,要經歷生產、流通、加工、消費等多個環節。做好全鏈條、系統化管理,才能提升糧食品質和附加值,帶動更多小農戶融入高效集約的減損鏈條,讓更多農民嘗到增產又增收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