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啟動按鈕,拖拉機隨即駛入規劃好的耕作區域,開啟“自動駕駛”;農機智產平臺上,耕作面積、作業效率等數據實時更新,直觀呈現農田狀況……近日,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徂徠鎮的一處農田里,兩臺無人駕駛拖拉機現場演示農業機械智能化改造成果,引發農戶圍觀。這是由泰山區農業農村局、區農業機械發展服務中心指導,浪潮智能生產、浪潮科創中心聯合舉辦的活動,旨在加速智能農機推廣與應用。
作為中國農業發展的有效推動力,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已成為當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和產業發展的熱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曾表示,農機1.0是“從無到有”,以機器代替人力和畜力;農機2.0是“從有到全”,全程全面機械化;農機3.0是“從全到好”,用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機4.0是“從好到強”,實現農機自動化和智能化。我國農機發展已進入4.0時代。
當前時期,農機能有多“智慧”?如浪潮智能生產打造的“4+1+N”智能農機產品體系,通過北斗衛星天線、車載控制電腦、主動標識傳感器、自動電控方向盤4個自動駕駛智能套件,打造農機智產平臺,賦能標準農藝、復合種植、農田數據服務、農具智能控制等農業場景。
借助智慧農機,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在手機上種田”,種地從“跟著感覺走”到“數據說了算”,更為糧食豐收“保駕護航”。以德州的禹城大豆-玉米帶狀復合間作項目為例,借助浪潮智能生產賦能的無人駕駛智能農機,可以快速生成復合種植的作業路線,自動選擇作業農機具,依托農機智產平臺,采用寬窄行種植模式,自動規劃作業精度,實現每畝播種面積增加5%-8%,單臺農機單季作業1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