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處處染新綠,水稻插秧正當時。眼下,在綿竹市各鎮(街道),廣大農戶搶抓農時,全力開展機械化水稻插秧工作,構成一幅生機盎然的田園畫卷。
近日,在紫巖街道永翔家庭農場的農田邊,幾名工人正在起秧、運苗、裝車。伴隨著“噠噠噠”的發動機聲音,3臺插秧機同時作業,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很快便被均勻地插入田間。
“過去一畝田一個人要插上一整天,現在一臺插秧機10多分鐘就能搞定,不僅省時省力,還減少了病蟲害。”農場主劉光均告訴記者,他家流轉的800畝農田,從育秧、插秧到收割、烘干,都實現了水稻生產全流程機械化,還用無人機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種植效率和產量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近年來,綿竹市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水稻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化生產創造了條件。同時,綿竹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生產,全面提高種植效率,促進糧食優質高產。
“除了移栽前要做好病蟲害預防外,移栽時規范化、標準化也很關鍵。”5月16日,在什地鎮雙瓦村,市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魏先瑜、植保站站長張光清來到農田邊,為農戶楊令芳講解水稻移栽技術,并提醒后期還要注意水稻田間管理。
張光清介紹,在水稻移栽期間,綿竹市農業農村局派了專門的農技人員深入各鎮(街道)為種糧戶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做好提前預防、綠色防控等工作,確保糧食豐產豐收。
據悉,2024年綿竹市水稻插秧面積34.2萬畝,目前插秧工作正有序推進。為做到種滿種盡,確保完成全年水稻栽插任務,市農業農村局通過推廣水稻優良品種、指導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控等措施,確保糧食單產提升、總產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