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小麥返青水灌溉的關鍵時期,在武城縣,全自動噴灌機大顯神通,讓麥苗喝足返青水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只見機器不見人。在位于老城鎮倉上村的麥田里,空無一人,一臺40米長的絞盤式噴灌機緩緩移動,幾十個噴頭噴撒出均勻的水霧,在陽光下折射出一道彩虹,青綠色的麥苗在機器制造的綿綿“春雨”中,更顯生機。
“我們這臺機器上有一個顯示屏,能顯示水分還有速度,我們就不需要往地里看水去了,從顯示屏上一目了然。”老城鎮高峰糧棉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佳佳說。
絞盤式噴灌機的工作原理是水壓驅動水渦輪轉動,實現噴淋自主行走,每小時可以澆灌3.5畝地,不僅實現了水肥一體化,效率也比傳統的大水漫灌提高了不少。據王佳佳介紹,今年合作社一共種植了1000余畝小麥,為提高效率,他們購置了6臺絞盤式噴灌機,只用2個人操作,一天就可以澆灌300多畝地。
在“黑科技”的加持下,不但降低了種地成本,還能把土壤水分控制在農作物生長的適宜范圍。現如今,全自動、大數據等不斷賦予農民新的技能,農業插上科技翅膀,“面朝黃土的傳統農業”正在朝著“智慧農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