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洛報融媒記者從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獲悉,由該中心開發的智能農業裝備管理平臺近日接入活躍農機已突破10萬臺,其樣本不斷擴充,為洛陽依托先進農機產業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數據支撐。
作為“互聯網+農業”的重要載體,該平臺可以通過安裝在農機上的北斗星遠程控制器,將分散各地的農機連接到網絡系統平臺上,從而進行實時監測、統一調度、協調管理。后續平臺還能夠以農機實時監控數據為基礎,在農機管理和農事服務之間建立互動機制,使農機業務管理和社會化服務實現有效融合。
“此次平臺農機樣本數據達到新高,將推動我們的研發分析提升至新的水平,隨之開展的后期應用也將更符合實際生產需求。”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上半年,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與專業從事農田灌溉研究的國家級科研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通過合作,目前正在持續擴大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智能農業裝備平臺應用,實現精準化水肥控制和科學化管理。該中心還在今年實現廣西甘蔗全程機械化作業的遠程檢測,助力國家糖業發展支持政策落實。
智慧農業是打造“數字鄉村”的題中之義。下一步,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將繼續發揮協同創新優勢,深入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機產業鏈條深度融合,積極打造“互聯網+共享+農業裝備”的跨界協同創新體系,輻射帶動洛陽乃至河南省打造智能農業裝備產業規模國內第一、技術創新世界領先的信息平臺及智能化制造產業集群,在農機制造研發領域加速推動“洛陽制造”打造“金字招牌”。(洛報融媒記者 陳曦 通訊員 姜文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