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土壤普查團隊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 資料圖
日前,一場“土化精神”傳承交流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大樓舉行。“從生態文明建設到國家安全,許多領域都離不開土壤農業化學學科”“做事情要聯系實際,親身實踐”“對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術精益求精,是行穩致遠的關鍵”……活動現場,來自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珠海市農業農村局以及農業科技公司等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校友代表相聚一堂,共話土壤農化專業傳承,交流青年成長成才點滴。
這場交流會是華南農業大學土壤農化專業開設10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之一。“近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及精神,充分發揮農業類專業優勢,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為助力國家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土壤科學系教工黨支部“雙帶頭人”支部書記彭桂香表示。
培養知農愛農人才
“土壤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通過土壤普查能夠查明土壤類型和分布規律,查清農用地土壤質量‘家底’,對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嚴守耕地紅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去年驚蟄時節,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周艷華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田間課”,土壤科學系學子在試驗田里認真聆聽講解、積極動手實踐,通過實地采樣、觀察土壤結構和土壤生物,詳細學習土壤調查實操技巧。
這是為推進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組織的一次“練兵”。華南農業大學土壤科學系教工黨支部組織委員、系主任張池介紹,2023年以來,師生黨支部已共建開展多次“土壤調查培訓,黨員在行動”主題黨日活動,為本專業學生開設黨建與教學相融合的專題課程。
以“土”載道、扎根田間,既是土壤科學系師生的日常,也是一脈相承的求學精神。廖玉慶是華南農業大學土壤農化專業1991級校友,現在在廣州管理一家護地肥料科技公司,他感慨道:“我能有現在的事業,離不開母校的培育。在學校里習得的專業知識讓我擁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試驗田里親身實踐的經歷也讓我養成了凡事聯系實際的寶貴習慣。”
據了解,華南農業大學土壤科學系不僅著力強化學生“知農”本領,還十分注重以思政為統領厚植學生“愛農”情懷。在日常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及向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盧永根同志學習活動,不斷將黨的理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相關課程獲校級思政示范項目支持。
目前,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以土壤科學系為重要支撐,已形成1個農科生態學系列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多門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擁有校內外各級教學實習基地近百個。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需求,培養了一大批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扎實,在生態評價與規劃、環境監測、污染治理、資源高效與持續利用等領域具備實踐應用與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有效助力了鄉村人才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