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9日從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獲悉,2023年浙江省糧食生產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總播種面積1537萬畝、產量127.8億斤、畝產415.6公斤,均創下近八年新高。
“今年年景比去年好很多,總體風調雨順。”“我們基地655畝晚稻大豐收,比去年足足增收30多噸。”“秋糧產量穩步上漲,今年稻谷平均畝產有1250斤,比去年高出將近200斤。”……近期,來自杭嘉湖平原、浙中盆地等省內產糧大區的種糧大戶紛紛向記者發來豐收的喜訊,之江大地洋溢著喜悅氣氛。
最近,在落實國家產糧大縣獎勵政策的基礎上,浙江省財政對年度糧食播種面積和增量位于全省前列的嘉興秀洲、嘉善等20個縣(市、區)首度下撥了每個縣500萬元的獎勵金,進一步激發了地方重農抓糧的積極性。“今年我省糧食生產既擴了面,又提了質,這份年度優異答卷是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農戶共同創造的。”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從“擴面”來看,今年以來,全國首創的種糧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在省內各地全面落實,浙江省稻谷收購價在國家最低收購價的基礎上,每百斤再增加了4元,全省域水稻完全成本補充保險的保障程度也從最高每畝1000元提高到1400元,有效穩定了種糧農民的收益預期,種糧面積穩步提升。
從“提質”來看,今年上半年上線的“浙農技”數字化應用,構建起農技專家與種糧大戶一對一掛鉤聯系的在線服務機制。該應用集結了全省各地1.5萬余名農技專家,一站式提供“種子、植保、農資、土肥、防災減災”等糧食生產專業服務,目前已實現1.7萬戶種糧大戶全覆蓋,有效推進高產創建和單產提升。
秋收之后,進入冬種生產的關鍵時期。“冬種是來年農業生產的第一季,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結構布局和糧油生產目標任務的完成。”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各地正充分利用冬閑田、新墾造耕地、拋荒地等擴大油菜種植,并保障小麥播種面積穩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