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把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推進鄉村振興的切入點,針對農村地區部分土地撂荒、個體家庭農機具閑置、勞動力得不到充分釋放的突出問題,依托農村產業合作“三位一體”綜合改革,深化農機社會化服務,構建“鄉有農機合作社、村有農機服務隊、社有農機專業戶”的全覆蓋、立體式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全力加速鄉村振興進程。
結合農村產業合作“三位一體”綜合改革,我縣采取“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理+APP推廣辦理+服務配套上門+縣農機中心抽驗”模式,開展農機掛牌、駕駛員培訓等送服務下鄉一站式便捷服務,全縣建成農機合作社60家,在18個鄉鎮組建成立54支村級農機服務隊,通過全托管、半托管和“訂單式”等服務,開展耕種管收全覆蓋服務,年服務面積達200萬畝以上,畝均減少人工500元左右。
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撂荒地整治,大力開展土地碎片化治理,改進種植模式,建立省市縣馬鈴薯、玉米、中藥材等重點產業全程機械化千畝示范點6個和跨鄉鎮萬畝示范片帶3個,輻射帶動全縣重點產業全程機械化發展。
目前,全縣農機具裝備總量達7.4萬多臺(套),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3萬千瓦,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達70.02%。在提高農機綜合水平的同時,我縣聚焦示范引領,著力提升農機裝備品質,通過抓試驗示范、抓科技創新,鍛造一線農機骨干隊伍,引領推動全縣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為助力農業生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可靠的農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