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時節,走進海南省三亞市育才生態區那受村冬季瓜菜育苗示范基地,駐村第一書記肖春雷和工人們正忙著搬運青瓜苗給前來采購的種植戶。
“小小青瓜苗,一年能給那受村帶來24萬多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肖春雷告訴記者,那受村冬季瓜菜育苗示范基地每年可供應100萬株的優質種苗,輻射帶動三亞及周邊保亭、五指山等市縣眾多農戶種植冬季瓜菜致富。
作為三亞市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農技專家,2021年肖春雷響應當地科技人才支農號召入駐那受村,駐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從調研村產業實力和活力入手。他走訪發現,三亞及周邊市縣對冬季瓜菜種苗的需求逐年提高,長期存在種苗缺供的情況,那受村的氣候非常適合發展育苗產業,為何不著重發展冬季瓜菜育苗產業?
于是,肖春雷充分發揮那受村的優勢,并依托三亞市熱帶農業科學研究院、三亞南繁院的技術優勢,在那受村啟動冬季瓜菜育苗項目,采用“村委會+科研單位+示范基地+農戶”的模式,打造育才南繁產業品牌,發展壯大村集體產業,促農增收。
青瓜是三亞冬季瓜菜主要品種之一,深受國內市場青睞,一直以來都是海南冬季瓜菜品種中的“香餑餑”。但連年種植導致重茬地塊增多,加上種植品種繁雜等原因,青瓜種植一度面臨品質劣、產量低等困境。
肖春雷深入田間地頭,詳細了解農戶種植品種、栽培技術等情況后發現,只有改種青瓜嫁接苗,利用砧木抗病特性,有效提高抗病性,再以配套的栽培措施,才能較好抑制青瓜病蟲害發生,并第一時間謀劃推動冬季瓜菜育苗示范基地建設。
今年,針對育才生態區的山區氣候,肖春雷聯合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選育出“津優619”,并在那受村首種推廣,已帶動村民種植優質青瓜500畝,預計產值可達750萬元,利潤約280萬元。
兩年多來,在三亞市農業農村局等各級政府部門支持下,肖春雷謀劃推動實施了那受村冬季瓜菜嫁接育苗、精品小西瓜、熱帶果樹種植、百畝瓜果蔬菜大棚等產業,2023年那受村集體經濟收入目前已達到117萬元,首次突破百萬元。
那受村冬季瓜菜育苗示范基地等村集體產業項目,不僅滿足了當地農民的產業發展需求,還能帶動村民就地就業,先后累計發放勞務工資66萬元。“在育苗基地打工,一天掙150元,還能學門手藝,在家門口就業特別方便。”那受村村民周恩花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