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國和他改良培育的種公牛。
近日,赤峰市首屆“牛人大賽”暨2023年肉牛產業現場會在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成功召開。大會同期舉辦了改良員技能大賽和肉牛改良成果評比兩項賽事,旨在以賽促練,全面展示赤峰市肉牛產業發展情況,促進全市肉牛高質量發展。
大賽現場,來自阿魯科爾沁旗新民鄉的鮑恩和收獲頗豐,他帶來的4頭乳肉兼用西門塔爾牛均獲得獎項。
從養牛門外漢到現在的“牛人”,鮑恩和只用了3年時間。當被問到成功秘籍時,鮑恩和告訴記者,要想養好牛,必須要有好的品種。3年前剛開始養牛時,他跑遍了內蒙古各個地方,選購了40多頭優質種牛,經過優中選優,最終留下20多頭優質乳肉兼用型西門塔爾牛進行繁育,目前,農場優質肉牛存欄將近100頭。“我考察時發現,養普通肉牛雖然也能賺錢,但是易受市場波動影響,抗風險性較差,如果養優質肉牛,特別是種牛,雖然成本相對高一些,但是能保障收益穩定。所以我一直養優質肉牛?!滨U恩和說。
為了保證每頭牛都能有優良性狀,鮑恩和積極向養牛達人拜師取經,還自學肉牛選配和改良知識,對農場中的牛進行系譜標識,然后為每頭牛制定獨特的選配計劃。“因為一直進行肉牛改良,所以我們的牛除了產肉性能優良,產奶量和牛奶品質都很高。現在,牛奶及奶制品的收益能基本抵消養牛成本,牛犢和種牛售賣相當于純利潤,效益非常可觀。”鮑恩和笑著說。
在賽?,F場的不遠處,一頭體型巨大的種公牛吸引了不少人圍觀。牛主人寧城縣大城子鎮狍子坡村牧民白金國告訴記者,進行肉牛改良十多年來,自己培育出了不少優質種牛,也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肉牛改良帶來的好處,特別是近兩年肉牛市場價格下跌的情況下,自家的優質改良肉牛依然能帶來每只牛犢1萬元左右的穩定收益。雖然大賽未設置西門塔爾種公牛組別,但他依然帶來了自家的優質種公牛,借此機會宣傳的同時,更多的是為眾多養牛戶提振改良的信心。
據了解,赤峰市牛的品種改良始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引入英國短角牛和本地蒙古牛雜交,到80年代培育出著名的草原紅牛品種。2001年,赤峰市從當時的肉牛生產實際情況出發,出臺了《赤峰市肉牛產業專項推進實施方案》,5年一個周期,以大力開展牛的冷配改良為重點,推進赤峰市肉牛品種質量和生產性能的提升。
據了解,赤峰市最初以蒙古牛和草原紅牛為母本,引入國外西門塔爾、夏洛萊、海福特等肉牛凍精進行改良,后來經過多品種雜交實驗證明和赤峰市肉牛養殖主產區農牧民反映,采用西門塔爾牛改良效果最好?!耙驗橛梦鏖T塔爾雜交的后裔耐粗飼、耐寒性強,且生長發育好、日增重高、飼料報酬高,養殖效益高?!背喾迨修r牧技術中心畜牧技術科科長梁術奎解釋。
據介紹,從2001年至今,赤峰市持續推進肉牛改良工作,不斷加強基層良種推廣體系建設,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市、旗縣區、蘇木鄉鎮和嘎查村四級肉牛品種改良服務體系。目前,全市建設冷配站1865處,年人工授精母牛110萬頭左右。培養上崗從事肉牛改良冷配的技術員1900多人,為全市肉牛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肉牛改良率由2001年的65%提高到現在的97%。隨著牛人工授精技術的廣泛推廣和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優良種畜的利用率,降低了養殖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