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齊姆為觀眾介紹墨西哥薄餅。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見習記者 董家琛 攝
絲路精神薪火相傳,中阿友誼歷久彌新。
金秋九月,塞上江南,第六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以下簡稱“中阿博覽會”)在寧夏銀川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外的近千家企業帶著1.2萬余種產品亮相。共形成合作成果403個,計劃投資和貿易總額達1709.7億元。
農業一直是中阿合作的重要板塊。截至目前,我國已與11個阿拉伯國家商簽農業合作文件,建立工作機制,推動農業合作走深走實。近年來,中阿農產品貿易持續快速增長,2022年中阿農產品貿易總額已突破50億美元,實現了六連增。
農食農技農機 各國展商推介忙
沙特阿拉伯的香料咖啡、泰國的榴蓮餅、塞爾維亞的紅酒、多哥的可可油……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眾多國家農食產品亮相中阿博覽會,吸引了各國觀眾前來品嘗、購買。
“我知道阿拉伯的椰棗在中國很有名,這次我帶來了很多椰棗零食和椰棗糖漿。”來自沙特阿拉伯那嘿樂·阿嘞吖(Nakheel Alya)公司的工廠經理阿卜杜薩米爾熱情邀請記者品嘗巧克力脆皮椰棗,“我們希望能夠和中國本土的公司達成合作,推廣銷售我們的產品,讓更多中國消費者喜愛并購買沙特椰棗。”他說。
“雖然我來自埃及,但我這次帶來的薄餅是墨西哥特產。這種薄餅可以用來制作塔可,深受多個國家消費者的喜愛。我們的薄餅目前還沒進入中國市場,這次來參展就是為了尋找合作機會。”普里馬(Prima)公司出口總監哈齊姆笑道,“盡管我昨天才抵達中國,但已經在沿途欣賞了中國許多美麗的風景,希望展會結束后有時間在中國旅行一圈。”
“非洲乳木果油有白色的,也有黃色的,不僅補水保濕,還有加快傷口愈合等功效。”來自加納卡斯萊(Kasley)公司的經理帕斯卡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向觀眾介紹著產品,展位前人頭攢動。“我已經在中國待了10年了,現在定居在美麗的云南。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中阿博覽會,真沒想到生意會這么好!”帕斯卡說道。
展館內人流如織,館外裝備制造及技術展區的農業高新技術、智能灌溉、農機設備等也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觀眾。
“我們這款水培式氣耕蔬菜種植倉環保高效,成本也不高,不僅可以在家庭中使用,也能在植物工廠中使用。”南京立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仲小凱向記者介紹道,“一些阿拉伯國家葉菜價格比較高,而且中東人喜歡薄荷葉,利用我們的種植倉種植非常方便。剛剛有幾位阿拉伯國家的觀眾對我們的設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寧夏新大眾機械有限公司展臺的智能化中央廚房飼配裝備及多渠道布料機器人模型十分生動。據該公司銷售部部長郭巖介紹,公司生產的設備主要銷往西北五省。“我們參加了很多展會,想把‘新大眾’這個品牌打響,如果能夠拓展海外市場那就更好了。”郭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