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到豐收忙。據了解,重慶市涪陵區今年的水稻機收率達到了80%,目前,收割工作已全面鋪開,田間盡是一派“稻穗黃,機收忙”的喜人景象。
金黃的稻田。記者蔣歡施露攝
飽滿的稻穗。記者蔣歡施露攝
在藺市街道,成片的稻田披上了“秋黃”,飽滿的稻穗彎著腰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大型聯合收割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割稻、脫粒、粉碎稻稈……1個小時不到,近十畝的水稻就被裝進了小三輪的貨箱,翻倍的效率,源于收割機的更新換代。據了解,在藺市街道堡子片區,共有12臺這樣的收割機在助農秋收。
收割機在作業。記者蔣歡施露攝
谷粒。記者蔣歡施露攝
農機手王天銀介紹道:“現在,機器的糧倉比原來的大,原來只能裝八九百斤,現在要裝一千八百斤左右,馬力也比原來的大了30個馬力,效率自然就更高。”
稻農在曬谷子。記者蔣歡施露攝
近年來,涪陵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田宜機化改造,因此,今年50萬畝水稻的機收比例達到了80%。近段時間,來自本地和外地的1100余臺各類聯合收割機已全面深入各鄉鎮街道開展水稻機收,保障農戶顆粒歸倉,預計整個收割工作將在9月底完成。